改革网内蒙古-中国改革报看内蒙古,内蒙古改革发展新闻
即时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敢于无处生万有 能凭海阔纳百川”

乌海市砥砺前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专访乌海市委书记史万钧
2019-08-29 16:19:49 来源:改革网 

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1976年建市,有“乌金之海”“黄河明珠”“书法之城”“赏石之城”“葡萄之乡”“沙漠绿洲”等美誉。43年来,沐浴着新中国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秉承着“敢于无处生万有、能凭海阔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乌海一路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

大漠湖城——乌海

8月29日,内蒙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乌海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中国改革报、中国改革网记者就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问题采访了乌海市委书记史万均。

发布会现场

史万钧说,建市以来,全市GDP总量年均增长12%,增长116倍;人均GDP年均增长10.1%,增长51.3倍(按可比价计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提出、大力度落实“以建设区域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和区域服务能力,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生态环保攻坚区、投资贸易首选区、优教优医普惠区”的地区发展思路,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开创了乌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史万钧表示,这些年,乌海始终坚持与党中央同心同向不动摇,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始终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停歇,始终强化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不犹疑,始终聚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不懈怠,始终坚守生态底线不含糊,始终抓好党的建设不止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各项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了新的更大成就,关键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掌舵领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带领,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支持。

乌海市委书记史万钧

在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战略定位,又体现乌海特色的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问题上,史万钧这样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底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两大基地集群优势逐步显现,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0.9:73.4:25.7演进为1:61.9:37.1;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深入实施重点林业工程,稳步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9.9平方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鲜明导向,扎实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乌海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观念革新为先导,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以产业转型为关键,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路径,以污染防治为重点,补齐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短板,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坚守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底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采访结束时,史万钧书记充满信心说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乌海各族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于保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