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有度在传承与变革中走向未来

2019-08-27 03:03:28 来源:本网专稿 

——访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65年前的9月15日,布票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第一种工业消费品凭证。短缺经济时代的中国人,吃要靠粮票,穿要靠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人们的衣着消费观。如今,这些票证已经进入历史博物馆。

1983年,国务院宣布取消长达29年的布票制度,实行棉花、棉布敞开供应,国内纺织品市场逐渐放开。这一年,28岁的贺燕丽到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的前身)地区经济司工作。“从我出生起,粮票、布票、油票、副食本等票证就在老百姓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个年代,一家人的吃喝用度,如果没有票证,有钱也买不到。”贺燕丽说。

刚刚进入国家计委工作的她也许不会想到,此后近30年的职业生涯都和中国纺织工业的改革发展紧密交织在一起。从国家计委的轻纺工业司、机电轻纺司,到国家发改委的工业司、产业协调司,贺燕丽先后参与起草和组织编制了多个轻纺行业的中长期规划和政策,主持完成了一批重大课题研究。2015年退休后,她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担任副会长一职,继续在这个行业的指导意见编制、中期评估中发挥“余光”和“余热”。

栉风沐雨于细微处触碰岁月

“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部袖珍戏剧。”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服装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生活记忆,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微历史。

发黄的历史档案这样记载——1952年,新中国的棉花产量虽然达到创纪录的130万吨,已经是1949年的整整3倍,却依然追不上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美国主导的海外对华物资贸易的封锁,也直接造成了当时国内棉花供应的紧张局面。于是,布票登上历史舞台。

“那时候,由于物资紧缺,很多家庭只在逢年过节才舍得去店里扯几块布做新衣裳。家里好几个孩子,一件衣服做大点,然后,几个孩子轮流穿,中间还缝缝补补,有穿的就不错了。”回忆起40年前的情景,贺燕丽依然记忆犹新。“当时中国人的服装真的是千篇一律,黑、灰、蓝三种颜色,单调且缺乏个性,更别谈时尚了。”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化纤工业体系逐渐完善。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为276万吨,占全世界的比重不足10%。1982年,棉布取消限量供应的前一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迈上400万吨台阶,棉布产量达到153.5亿米,比1978年增加39.2%,已经能够较好满足全国人民穿衣盖被的基本需求。

中国人的穿着也随之升级换代,人们沉睡已久的多元审美也开始被唤醒。“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面料,一种被称为‘的确良’的涤纶面料成为‘紧俏货’。”贺燕丽坦言,这种面料虽然不太吸汗和透气,但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在当时,一件“的确良”衬衫、一条“的确良”碎花裙都是年轻男女炫耀的资本。从那之后,花裙子、蝙蝠衫、喇叭裤、一步裙等“奇装异服”仿佛在一夜之间颠覆了大家的审美。

改革与开放形影相随。“改革开放为纺织行业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三来一补’外向型经济发展将纺织行业正式推向国际。”贺燕丽告诉记者,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5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全面自由化,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竞争力充分释放的重大历史机遇。经过40年的沧桑蝶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大国,有效满足了我国占全世界1/5人口、约占全世界近1/3的纤维消费需求,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2000多万吨的优质纤维制品,价廉物美的化纤原料及其下游制品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说起国人服装、家纺用品款式的变迁,贺燕丽说:“人们的消费品位不断提高,穿衣、家庭用纺织品不仅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比如,保温、吸湿、透气、抗菌、除螨、防紫外线,还更加注重色彩花样、款式和时尚性。”

更让她感到自豪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世界服装越来越喜欢采纳“中国元素”,各大品牌服装发布会经常能见到东方风韵的图案和剪裁。“从最初的单调乏味到现在的冲向国际市场,这一系列的变化也映衬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贺燕丽说。

有序发展于温暖处体味传承

中国化纤行业如何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空前飞跃?

“这既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创业创新活力,又得益于国内市场日趋繁荣和提升的拉动,还得益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方针。”贺燕丽如是回答。

贺燕丽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纺织部部长钱之光等老一辈领导决策运作53万吨产能的仪征化纤项目,这一决策开创了化纤项目产能之最,亦开创了国有企业“借债建厂、负债经营”的先河,成为中国化纤行业改革开放的创新先锋。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化纤行业成套引进大规模、大容量聚酯及涤纶生产技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化纤工业体系,并配套基础产业链。特别是年产10万吨聚酯成套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示范装置的建成,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最初陆续引进了约十条聚酯涤纶生产线,当时价格非常昂贵,差不多10亿元一条线。后来,进行国产化改造,国外生产线的价格就开始猛跌,下降到2亿元。”贺燕丽告诉记者,1998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510万吨,占世界24%,一跃成为世界化纤业界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化纤工业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化纤工业资本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化纤工业资本结构进一步呈现多元化,形成了民营企业占绝对主导,国有及‘三资’企业共同竞争的态势。同时,企业的产权主体也呈现多元化,出现了一批混合所有制的化纤企业,大大增强了产业发展的活力。”贺燕丽表示,在众多因素合力之下,中国化纤工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2%。

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化纤工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可持续发展态势。中国化纤逐步建立起在常规纤维生产领域与发达国家同步的全球领先地位。高新技术纤维生产也全面推进,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近30年的水平差距。

步入“十三五”阶段,中国化纤行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稳步前行,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效益大幅提升,科技、时尚、绿色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我参与了中国化纤工业‘十三五’指导意见的编制和过去纺织工业五年规划的编制,也深切感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如果前期对纺织工业和化纤工业现状、下一步趋势的研判不准确,产业政策的制定、项目的安排都可能会出现偏差。”贺燕丽再三强调,要规划先行,加强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光抓细节或者遇事拍脑袋,就会出现本末倒置。

中国纺织工业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国纺织工业在生产制造和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和地位,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品牌效应明显、国际合作加强的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初步建成纺织强国。

在贺燕丽看来,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克服过去行业粗放式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常规化产品,包括聚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尚需提高。同时,在区域结构、企业结构、基础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则主要体现在高科技纤维还存在短板;循环再利用纤维水平和企业组织结构尚需优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革故鼎新于至简处感受柔韧

纺织工业在新中国建立时就确立了支柱产业地位。贺燕丽在采访过程中谈到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1992年,我国货物贸易扭转连续13年连续逆差的局面,实现顺差43.9亿美元,纺织行业当年贡献贸易顺差额182.4亿美元,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行业;一直延续到2012年,纺织行业的贸易顺差都大于全国货物贸易顺差总额。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纺织行业在工业中的占比开始有所下降。这是否意味着纺织行业正在逐步成为“夕阳行业”?在贺燕丽看来,中国的纺织工业的国民支柱产业地位始终没有动摇,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的经济波动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事实上,纤维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服装”和“家纺”,更步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迸发出磅礴生命力——纤维已成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与交通、智能与功能消费品、医疗与健康、环保与防护、现代建筑业与农业等的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材料,产业用纺织品已经占据纺织工业的三分之一。

“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革命的大趋势中,碳纤维作为高性能化学纤维的龙头,已成为近年来各国产学研用界探讨的对象。”聊起这一行业,贺燕丽高兴地说,“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材料,被誉为‘黑色黄金’——既有碳材料‘硬’的固有本征,又兼备纺织纤维‘柔’的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军民两用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体育休闲用品、医疗、机械等各领域。”

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印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中明确,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事实上,近10余年来,我国高性能纤维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的国家。贺燕丽直言,国内攻克了高强/中模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工艺技术难关,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玄武岩、聚苯硫醚等纤维产品的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对位芳纶、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纤维实现产业化生产。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性能纤维、碳纤维成本高,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尚需提高,这也是化纤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她还提到,我国高科技纤维产业化生产装备、辅料助剂制备等国产化配套能力较低,关键装备、基础零部件、仪表仪器、辅料等质量水平不高,导致生产工艺与装备、纤维与辅料的匹配性不强。此外,高性能纤维生产企业与下游应用企业尚未做到有效衔接,上下游联合攻关缺失,纤维生产与应用脱节,这也制约了高性能纤维在航天航空、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的应用。

对此,贺燕丽建议,组织高性能纤维上下游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制约高性能纤维发展的核心生产技术、关键装备国产化、专业助剂研发等问题,开展联合重点攻关,突破制约瓶颈,进一步提升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协调性,丰富产品种类,形成系列化,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差距所在,亦是潜力所在。“我国化纤工业是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全球化纤产品门类覆盖面最广的国家。”对于中国纺织行业的未来,贺燕丽充满信心,“中国已是纺织大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攻坚克难,一定会早日成为纺织强国。”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