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扶贫车间冲击明显

2019-08-14 14:18:53 来源:本网专稿 

——广西田东县扶贫车间调查

□马子健 赫胜彬 楼今

扶贫车间主要设在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就近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为目标,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入驻,开展来料加工、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生产加工活动。各地均高度重视扶贫车间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重要内容和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抓手。

目前,广西田东县有13家经营主体入驻扶贫车间,多数为来自广东的来料加工型企业。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扶贫车间受到明显冲击,面临以下问题。

产品订单锐减。尤其是出口美国的订单呈断崖式下跌,且尚未找到新的替代市场。比如,广嘉包装制品公司对美出口同比减少66%,俊艺服装厂对美出口同比减少80%~90%,中恒橡塑公司生产的医疗橡胶制品对美出口基本断绝。

原材料涨价。比如,生产仿真花的特殊布料涨价10%,生产保健用橡胶鞋垫的美国炭黑备货困难。企业一时无法找到可替代的原材料,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大大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产品验收更加苛刻。贸易摩擦背景下部分美国大型企业趁机肆意提高验收标准,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比如,泰信利丝花制品公司主要为美国沃尔玛公司供应仿真花,近期由于沃尔玛提高了验收标准,企业经营面临困境。

企业投资意愿降低。多数企业是靠乡情、亲情招商引进的,在生产成本高企、销售渠道受阻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不愿扩大投资,甚至有撤离的念头。

车间工人流失。出于控制经营成本应对冲击的需要,部分企业只能压缩产能、减少加班、降低工人工资等自救措施,导致贫困群众在车间就业的意愿降低。

为提高扶贫车间应对冲击的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入驻企业多为“两头在外”来料加工型的现状,建设物流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匹配物流供需信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交通物流不够便捷及时的突出“痛点”,切实保障入驻企业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健全服务企业机制,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落实减税降费、房租减免、资金奖补等优惠政策。

强化金融支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创新融资渠道,通过设立扶贫车间帮扶基金,为企业取得贷款、财政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资金提供有力支撑,帮助企业平稳渡过贸易摩擦时期,稳定贫困群众就业。

帮助企业发掘新市场。引导过去主要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和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国际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加大培训力度。对接岗位需求信息,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对车间工人开展在岗技能培训并给予适当补贴,加快贫困群众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防司、规划司、法规司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