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绵阳安州:“归雁经济”撑起一片蓝天

2019-08-05 12:20:20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李艳婷 

四川绵阳安州区吸引各类返乡创业人员2607名,创办各类实体2302个,带动28,000余名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年产值50多亿元

张祖强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蒋良明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第二批返乡创业试点区(县)以来,按照“一年试点突破,两年完善提升,三年全面发展”的目标,切实做强“归雁经济”。截至目前,全区共吸引各类返乡创业人员2607名,创办各类实体2302个,已建成覆盖一二三产业特色鲜明的各类返乡创业园10个、创业基地170个,带动28,000余名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年产值50多亿元,返乡创业促进了乡村振兴。

构建创业集群

吸纳不同类型返乡人员

花荄镇花城果乡观光旅游、秀水镇汽车贸易、乐兴镇猕猴桃种植……近年来,涵盖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新型工业等10大返乡创业园在安州区相继建成,60余个不同类型的返乡人员创业典型示范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安州区因势利导,统筹布局创业集群,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四化互动的新型城镇化综合体”“产村相融、三产联动的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的脱贫攻坚综合体”“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的电商物流综合体”等四大创业产业格局,吸纳不同类型的返乡创业人员。

在成都做药材生意的雷顺德,利用自身对中药材的熟悉,两年前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花荄镇先林村七组,承包320亩荒山荒坡,种植金佛手。雷顺德告诉记者:“当时从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到电力安装等,我都没有掏一分钱,全是花荄镇党委、政府跑前忙后,精心服务。”目前,雷顺德的金佛手种植面积达2850亩,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佛手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了600多人就业。流转土地的农民不用再背井离乡,在他的种植基地务工,月收入可达两三千元。

毕业于西南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蒋军,得知家乡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后,放弃中国农业院饲料研究所年薪100万元的诱惑,拎包回到家乡发展。他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在花荄镇太平村打造了“状元贡呈”创业基地。基地作为本土农业科技企业,积极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化经营模式。目前,公司已经完成62户建档立卡贫苦户的产业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超过10万元,产业增收达100余万元。

搭建党建平台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安州区共有18个乡镇、257个村(社区)、770个基层党组织、22,524名党员,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2.3万人,其中农民工党员3392人。

“为发挥这群农民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在党员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支部,并率先在安州区乐兴镇驻江苏江阴市周庄镇党支部试点运行。”安州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蔡玮告诉记者,“目前,在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建立的流动党组织、农民工服务站共有5个,正在建设的有10个。通过建站连线,让他们随时知道家乡的政策,鼓励他们在有资金、有技术的情况下,返乡创业,造福家乡人民。”

塔水镇团结村的姚海滨是安州区通过党建引领“归雁回巢”的典型。姚海滨在外地从事过装修、销售等多个行业,积累了一定财富。他回到家乡承包了100亩土地进行生态种养殖,解决了当地农民30多人就业,还被村民选为村主任。他在团结村进行“循环农业休闲旅游示范村建设”,主动在园区设立“农民夜校”现场教学点,努力将该村村民带上致富路。

在塔水镇三泉兰草种植基地,被称作“兰花支书”的赵波,回忆说自己回乡创业完全缘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掏心话:“村里的年轻党员不多,你还是回乡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吧。”目前,赵波的兰花种植大棚30余亩,成品兰3万株,幼苗12万株,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两个家庭农场,全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特色种植。

优化人才政策

走出返乡创业康庄大道

近年来,安州区为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有力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安州籍在外农民工回乡创业。

在金融扶持方面,设立返乡创业担保基金,区财政出资15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作为担保及代偿,为全区返乡创业企业担保贷款;创新担保方式,主要是创新土地流转收益担保,办理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3户11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8户154万元,流转土地附着物作保证发放贷款8笔1400万元;实施金融授信,区农商行为全区返乡创业企业授信额度达5000余万元。

在用地支持方面,依托“土地流转交易中心”,为土地经营使用者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清闲促建”盘活闲置厂房,有效解决返创企业工业用地;结合基本农田划定、保护的压力,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工程,将全区零散、分散地块集并,为创业者提供工业用地。

安州区还积极搭建多种平台吸引孵化创业。一是组建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发放“服务绿卡”,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中心入驻安州区籍返乡创业企业71户、吸纳就业人员420余人。二是搭建电商平台,依托阿里巴巴“千县万村”村淘项目等,支持380余名返乡人员创办电商企业61家、开设网店120余个。三是搭建科技转化平台,积极组织区内重点创业实体申报省级、市级创业孵化器,兑现各类科技奖励资金213.79万元。四是建设特色返创园区和基地,为入驻创业实体提供系列服务,吸纳有资金、有项目、有知识、有技术的“新乡贤”“新农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到返创园创业。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