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三个超越” 增强“四个自信”

2019-08-02 13:34:30 来源:本网专稿 

□迟洪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我跟随国家发改委党校73期处级干部进修班踏上井冈山的红色沃土,在此重温“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的豪迈,感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力量,缅怀红军英烈事迹,体验红色革命的艰辛,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让我深刻理解和领悟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这一井冈山精神的精髓,身体里的红色基因被再度激活。

“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这是一位普通井冈山红军战士日记中一句不起眼的记录,却让我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它是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克服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最具初心的写照,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千千万万共产党人放弃丰衣足食的生活,投身革命斗争,支撑他们的就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救中华儿女于水火”的坚定信仰。正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仰,革命前辈们彻底实现了“三个超越”。

超越私利。井冈山的革命前辈中不乏出身富有之家、负笈海外者,他们却甘愿在大山深处过着“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艰苦生活。无论曾志同志“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的无私精神,还是甘祖昌将军抛下高官厚禄、毅然决然回乡务农的大公无私,都令人震撼、心怀惭愧。

超越情感。张朝燮与王经燕这样一对革命夫妻堪称典范,他们相互激励、许下诺言:“我们要把感情纳上正轨,努力于我们的公共使命。”张朝燮牺牲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后,王经燕悲痛欲绝,想到几年前丈夫离开时的临别赠言“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贼”,顿时勇气倍增,决定回国工作,不久也壮烈牺牲。

超越生死。身怀六甲的伍若兰为掩护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战略转移,被捕后英勇就义,并留下令人始终铭记的豪言壮语:“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从此而后,朱老总一生钟爱兰花,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上述超越精神来源于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这是一种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发自内心的认同,它让我们把灵魂交给自己相信的伟大事业,使我们在考验最严峻的时候也能自信豪迈。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已经悄然培育了“四个自信”的萌芽。

一是道路自信。在秋收起义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背景下,毛泽东带着队伍闯上井冈山,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新路,让大家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与希望。这是一条来之不易的、用鲜血铺就的革命道路,走上这条道路多么重要,又何其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是理论自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毛泽东为解决红色革命的理论自信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冥思苦想、殚精竭虑所创的理论巨著。正是凭借这3篇文章,他为大家释疑解惑、指点迷津、指明方向,为革命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是制度自信。从引兵井冈山开始,毛泽东就谋划部署制度建党、制度建军,逐步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制度。比如,三湾改编时,把支部建在连上、在连以上设立党代表,初步建立了严密系统的组织制度,也确保了“党指挥枪”。此外,还设立士兵委员会,构建平等的官兵关系,奠定了军队民主制度的基础。

四是文化自信。从井冈山时期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开始,中国工农红军铁的纪律、规矩和作风就一直塑造着红色文化的基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军民鱼水情深、骨肉相连,这正是我党我军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文化基础。

在中国迈入新时代的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会继续弘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勇于改革创新,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不懈奋斗,让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党校73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