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丰富精准扶贫路径

2019-08-01 14:35:16 来源:本网专稿 

国家发改委下派汪清县挂职锻炼干部探索推动金融扶贫项目

中国改革报讯 记者付朝欢报道 “感谢国家发改委的定点帮扶引进资金,有了玉米价格保险,咱家今年不用担心玉米跌价啦!”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镇村新屯子村的农户强永根难掩兴奋。

7月31日,汪清县人民政府、渤海期货、人保财险公司吉林省分公司举行玉米“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签约仪式。渤海期货捐赠50万元为汪清县农户购买玉米价格保险,优先承保从事玉米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玉米种植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目前,已覆盖66户1.7万吨玉米,强永根就是参保的农户。

汪清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吉林省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家发改委定点扶贫县。“去年汪清县玉米种植面积30,808公顷,总产量16.5万吨。”汪清县委副书记李树顺坦言,玉米种植是汪清县农民重要农业收入来源之一。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挂职干部龚琦直接推动了这一玉米“保险+期货”的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谈及这一项目的初衷,龚琦表示,2016年~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都提到了“保险+期货”。

什么是“保险+期货”?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通过保险合约约定一个目标价格,设定目标价格时会在考虑对冲成本的同时,兼顾农户的生产成本、人工,以及一定范围的基本收益,力求保障农户一年辛苦不会白费。如果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期货合约交易的平均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中间的差价由保险公司赔偿。

以玉米为例,假设保险产品约定的赔付触发价格为2200元/吨,如果市场均价大于约定价格时,农民卖出现货自然赚了,那么保险合同作废;如果市场均价小于约定价格,例如市场均价为2000元/吨时,农民可获差价赔偿200元/吨。

在龚琦看来,实施玉米“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除了帮助农民防范粮食价格下跌风险、防止因粮价波动致贫返贫、保护农民利益,也填补了汪清农业领域“保险+期货”金融创新的空白。

对此,曾长期从事农产品价格工作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挂职干部王胜民也表示,“农业现代化经营需要充分运用金融工具,开展‘农业+金融’,才能够平稳实现做大做强。”

“‘保险+期货’已成为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的范例。我公司将与保险公司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惠农政策导向,探索金融机构创新融合的有效途径,推动惠民扶贫项目实施。”渤海期货公司副总经理赵利人说。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