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区域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与变革

——访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原副巡视员沈叙建
2019-07-31 02:17:55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刘政 

1986年8月份,沈叙建调入国家计委,开启了作为一名发改人的“修行”。扎根于当时还被称作地区协作局的地区经济司,直到2014年退休,他始终努力提升本领,秉持发改无小事的精神,兢兢业业一干就是28年。青藏铁路建设、海洋经济发展、中部崛起规划……他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奉献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能见证区域经济一步一步走向协调,参与、见证这伟大的转变,我感到非常荣幸。”沈叙建说。

从一个大胆的想法到实施一项伟大工程,青藏铁路开工兴建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条建在“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上的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在沈叙建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我与这条铁路有一点微小的因缘,也正是这点因缘,让我深切地知道了小人物也能做大事。”沈叙建说。 

众所周知,这条神奇的天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长考”,经过“两上两下”的“预习”,在近60年的曲折建设中,一步一个脚印地突破了重重难关。“而我,则有幸成了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沈叙建说。 

自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为使西藏尽早跨入与全国同步发展的轨道,中央各部委和全国各地加大了援藏力度。涉及农林牧、能源、交通、邮电通信等方面、总投资达48.6亿元的62项援藏工程,已经在2001年8月全面投入使用,正发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自1995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15个对口援藏省、市,先后派出126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西藏工作,并投资32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16个。

“1999年年底,正是世纪之交,距离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已有近6年时间。时任地区经济司综合处处长的沈叙建,碰到了中央党校西藏班要反映问题的学员,按照正常流程,我应该有针对性地联络解决问题的部门。但是,因为不满足于解决表面问题,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格外大胆的想法。不管怎么斟酌,我都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建议,于是我向领导提出,是否能由我们出面,建议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这件事情最后做成了,并且成了我们工作中的固定项目!不仅如此,就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决定开工兴建青藏铁路。”沈叙建谈起此事神采奕奕,“事实上,早在座谈会前中央就下达任务,由我们会同铁道部等有关单位,在2001年6月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前,完成青藏铁路建设立项和项目评估工作,我亦有幸参与其中。”

2001年6月18日,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热地对此评价道,“青藏铁路建成之后,将对西藏产生六大影响:一是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有利于巩固祖国西南边防;五是有利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六是有利于促进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建设。”

“青藏铁路的建设,是西藏自治区真正迈开步子往前走的关键一步。其中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和付出,是千千万万只蝴蝶共同扇动翅膀,推动着这伟大的工程一步步走向成功。”沈叙建说。

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区域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1986年8月份,我来到计委,分配在当时还被称作地区协作局的地区经济司。直到2014年退休,呆了28年。”沈叙建坦言“,从这一年到我退休,我始终都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平台工作,时刻都让人有本领恐慌。”

1995年,赴日培训的沈叙建第一次接触到“可持续发展”这个名词。“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经历了许多阵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这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到了生产生活中去,实现从透支资源搞发展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变革,才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新高度。”他说。

2003年5月,沈叙建参与编制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出台,其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去往西沙、南沙诸岛,20多米深的海水清澈得一眼能够望到底,是非常难忘的景色。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沈叙建几乎全程参与了《纲要》的编制工作,谈及在调研中的所见所闻,他极为感慨“,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 

“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复杂性和联通性,使得人为活动迅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得以反馈。过度捕捞、毁灭性渔业技术的发展及污染造成的繁殖生境破坏,都使得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近海生态系统丧失了部分鱼类生产能力,目前,我国90%以上的近海区域甚至无鱼可捞,海洋原生性生态系统危机日益深重。”沈叙建谈及日本以海洋渔业产业、海洋造船工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经济。 

“日本受自身国家条件的限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十分重视向海发展,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海洋产业开发正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渗透,呈现出分工细化、领域扩大、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他说。

沈叙建激动地告诉记者,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我国关于海洋经济的绿色探索步伐正不断加快,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和低碳型海洋经济正呈现出强大张力。

区域经济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与变革,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初创均衡发展、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城市群、自贸区、国家级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始终与时俱进、寻求突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和发展。 

从总体上看,区域政策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沈叙建表示:一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由政府进行资金、劳动力、物资等的分配。我国实行以地区间平衡为目标的内陆地区重点发展战略,对地区间不平衡的格局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这种完全由国家推动的区域发展同样非常脆弱。” 

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政策上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开始实施向东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梯度发展战略,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思想,承认地区发展非均衡的现实,强调集中资金和资源实行重点发展,使产业空间分布和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相结合。 

三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后,沿海和内陆的地区差异扩大,我国以多项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区域间协调互补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区域政策体现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协调发展格局,加速提升了我国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时代我国的区域发展已经逐步摆脱唯 GDP论的单一理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包容性增长成为主流。 

一方面,区域发展的公平性日益受到重视。不仅要考虑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质量提升,更要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探索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将是未来区域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这是一个必须经过的有点痛苦的过程。”沈叙建说。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