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一江清水 四川宜宾扛起上游担当

2019-07-18 14:05:29 来源:本网专稿 

“万里长江第一城”转型冲刺“生态第一城”,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开启三江六岸生态修复行动


□ 中国改革报记者 雷茂盛

世人皆知四川宜宾自古产好酒,无论是贬谪于此还是出仕而来的文人墨客,皆在此留下千古名句或古迹:杜甫“重碧拈春酒”,范成大“我来但醉春碧酒”,苏轼“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陆游“西溯僰道,乐其风土”,黄庭坚流杯池上流觞曲水……皆折射出这座“中国酒都”曾有的极强存在感。

因金沙江、岷江在此交汇形成长江,宜宾又称“万里长江第一城”。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江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再次因水走到了城市转型的历史性关口。

面对三江流域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肩负着守住一江清水政治重任的宜宾市,主动扛起上游责任,自2014年起,开启了三江六岸生态修复行动,从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四方面着手,力建长江生态第一城。

记者日前随同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宜宾,漫步细雨中的长江公园,目之所及,芳草萋萋、绿竹猗猗,铺满五彩塑胶的步道上,临水骑行的市民笑声渐远,步道一侧,蜿蜒流过的江水,在细雨微风中轻漾。

一位在散步的市民告诉记者,如遇合适天气,还能见到江面上空沙燕翔集的画面。

效法李冰治水

不因建设影响生态

在宜宾人的记忆中,早已习惯了江上传来的声声汽笛,也习惯了三江口一带曾经的杂乱喧闹:江上密布的餐饮船,污水污物直排入江;江边房屋破败不堪,私搭乱建随处可见;岸边杂草丛生,乱石和垃圾成堆。

“宜宾三条江,喝酒当喝汤”。喝着三江水长大的宜宾人,曾经的讲究就是闲暇时呼朋唤友,在餐饮船上消磨一整天。

自2013年起,宜宾市启动三江口长江公园建设,通过拆迁约2000户棚户区、建设污水管网、取缔违规码头和餐饮船、设置亲水步道和园林等措施,长江零公里起点附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以改观。

长江公园建设从细节方面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记者在此发现一条颇具网红打卡地潜质的滨江路,堪称长江最美绿道。据介绍,这一绿道将机动车、骑行与人行分离,亲水线只能人行,临水线可骑行,确保了人车安全有序。

宜宾人在江船上饮茶、喝酒、尝河鲜、打麻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在长江最美绿道上骑行、锻炼等更为健康的休闲方式。

据介绍,长江公园生态修复总面积约1000亩,投资约6亿元。2015年公园建成开放以来,日均接待市民达万人以上,高峰期接近10万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良好统一。

在整个长江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均利用就地取材,借鉴都江堰李冰治水的传统方式,采用格宾挡墙、格宾笼子、雷诺护垫,极少使用混凝土,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战略,按照四川省委对宜宾提出的‘万里长江第一城,首先必须是生态第一城’的要求,坚持把长江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加快实施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扎实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宜宾市市长杜紫平表示,宜宾在建设长江公园的基础上,又打造了一条全长约192公里的生态闭环,投资约100亿元。目前,全市已建成绿道55.2公里,同步完成约9300户棚户区拆迁和改造;取缔三江六岸码头19个;完成沿江保护区范围有毒有害化工企业的搬迁、企业污水排放整治共170家,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整治3014户;取缔采砂或堆砂场共计17个。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用一年时间对中心城区及城郊污水排放源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让宜宾成为长江沿岸彻底解决水问题的城市之一。

启动翡翠计划

不因利益放弃底线

陆游诗句中“西溯僰道”之僰道,是宜宾市南溪区的古县名。而在宜宾市的长江生态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中,仅南溪段全长就有60公里,总投资约50亿元。

作为金沙江、岷江汇合成长江后流经的第一个区县,南溪近年来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众所周知,稀缺的江景资源之于房地产开发的重要性,但南溪却放弃了这一笔巨额的土地财政收入。

据悉,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南溪一方面放弃江边房产开发的巨大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投资约15亿元,先后完成20公里环长江生态综合治理生态绿廊。

通过大力实施“翡翠计划”,南溪依托区域山水格局,坚持“三原三不”(原生态、原文化、原地形,不开山、不填塘、不伐树)生态建设理念,注重“山、水、城、林、田”相融一体的生态空间,科学规划“一心五廊”生态保护格局。进行退种复绿、增香添彩并因地制宜建成滨江湿地公园,使城市空间与长江水岸融为一体,极大改善了长江岸线的生态环境

“我们坚持不因利益放弃底线、不因当前制约未来。”南溪区区长何永宏说,翡翠计划既是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纠错机制试点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切实筑牢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据了解,作为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区县之一,南溪积极深入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机制,高位抓好生态管控,逐渐清除污染源。

通过协调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南溪采取合理的补偿机制,有序开展长江岸线种植河滩地退出工作,减少因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并参考土地征收标准制定了河滩地收回补偿政策,收回村民常年耕种的河滩地达3000余亩,全部修复为长江生态湿地。

“没事我都喜欢出来走走,你看嘛,城市漂亮了,连河滩地都变成了绿色公园,走一走看看花花草草、听听鸟叫,心情都舒畅点。”70多岁的李大爷说,以往是没地走,现在是走不停,漂亮的地方太多了。

以往的河滩变成了公园,从前的泥泞小道成了绿色长廊,采访中,李大爷的感受在南溪群众中有着共鸣。

除此之外,南溪还通过协调生态空间与工业发展空间,多方式推动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集群发展,逐步杜绝因工业生产造成的点源污染。

2007年以来,南溪区通过仔细摸排,全面掌握了工业园区外零星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进而采取产权评估价值补偿、土地等面积置换、搬迁奖励、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搬迁入园。经多年努力,长江干流南溪段区域的零星企业已全部搬入园区,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竹代木之变

不因经济牺牲环境

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一原则体现在宜宾对企业的要求上,显得尤为严苛。

当采访团一行走进诞生了第一张国产机制新闻纸的宜宾纸业,所见所闻完全颠覆了记者对造纸企业高污染高能耗的固有印象。

记者在宜宾纸业废水处理厂看到,经处理后排出的水,流经一个玻璃墙形状的鱼缸,缸内的一大群观赏鱼在水里游得正欢。

一名工作人员现场用透明空瓶子装满经处理后排出的水,与矿泉水进行对比,从肉眼看,两者透明度相差无几。

作为宜宾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宜宾纸业近年来积极开展环境治理,致力生产建设与环境治理同步发展,通过整体搬迁,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了原料转型、产品转型、技术进步、规模提升、环保领先。

宜宾纸业在制定搬迁方案时,就把环保领先作为企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来考虑,搬迁以来不断加大环保设施,生产工艺改造,“三废”综合利用及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排放。

据介绍,宜宾纸业废水处理厂总投资超过1.1亿元,设计处理能力为3.5万吨/日,实际处理能力为4万吨/日,已完全实现达标排放,且排放废水指标低于国家标准,已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同时污泥压榨干燥后用于热电厂作生物质燃料,每年节约原煤1万吨左右。

在废水处理方面,宜宾纸业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处理达标废水直接排放到长江的排污口进行了迁移。2018投资1000万元实现排污口转移;废气治理方面,总投资约3000万元,实现了化学浆生产线和碱回收生产线产生的高、低浓废气送碱回收燃炉燃烧;废水处理厂无组织排放气体通过池体加盖收集,送白泥干燥沸腾炉燃烧,全面实现零排放要求。

全面用竹浆代替木浆进行纸品生产,是宜宾纸业做出的一项重大变革。

宜宾市人大代表、宜宾纸业董事长易从分析说,木材生长周期长,采伐后需要人力补栽;而竹子3年育种,年年砍伐,自我修复,且越砍竹子长势越好。竹浆纸在自然环境中,3年即可降解;如果集中焚化,还可成为肥料滋养土地。竹浆纸不砍树保护了森林,以纸代塑又清洁了地球,以竹代木成为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许多人只知宜宾纸业是全国九大新闻纸生产基地之一,却不知其还有另一个身份,即四川省竹产业龙头企业。

据了解,南溪区大庙村的约500亩竹林,是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竹林示范基地之一。种植一亩竹林每年利润在900元左右,再加上维护和伐竹等劳务收入,既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种竹的积极性,又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同时有利于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易从对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当前的生产规模,公司每年消耗竹子80万吨,以每吨收购价650元计,一年可为宜宾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竹农创造收入约5亿元;待公司二期厂区投运后,这一数字将增加至约15亿元。2019年全年预计采购竹片总量近86万吨,竹农收入5.6亿元左右。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