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改革报看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大湾区弘扬孙中山文化的现实意义

2019-07-05 14:22:30 来源:本网专稿 丘树宏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纲要》指出,要“共建人文湾区”、“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由此,孙中山文化正式成为国家命题,列入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一)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都采用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表述,这说明孔子和孙中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最重要的代表,而孙中山先生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最重要的代表。

什么是孙中山文化?笔者认为,孙中山文化是指孙中山的思想、主义、理论和精神,以及以上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还包括孙中山的文化思想、文化成果和文化遗产等。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还说,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上这些,应该是孙中山文化的核心内容。】

孙中山文化概念2007年由本人首倡;2008年初,中山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将孙中山文化列入八大文化工程之首,正式成为中山的第一城市文化品牌;2010年列进广东省文化强省重点项目,并写进201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历经十年的探索与践行,孙中山文化逐步上升为国家命题、进入国家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树立文化自信,要建设文化强国。诚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是核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科技教育发展是翅膀,民生事业发展是目的,但粤港澳大湾区也应该是文化湾区,因此《纲要》提出要“共建人文湾区”。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个城市,同属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在历史、人口、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而伟人孙中山先生则在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各个城市都有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在粤港澳地区形成了一个特别的文化圈,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文价值链。经过十年的探索和践行,孙中山文化已经成为广东省命题和国家命题,得到港澳台同胞和全球华侨华人的广泛认同。

(二)如上所述,孔子和孙中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最重要、最典型的代表,粤港澳大湾区以孙中山文化作为最集中的人文价值链,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并以其为重要载体开展广泛而丰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纲要》中提出的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共建人文湾区,都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是可以寻求和建立最大的文化公约数。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九个城市,文化根源都是中华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由于香港、澳门的历史特殊性,使得其具有独特的“一国两制”,在文化的认同上就必须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和价值链。孙中山13岁的时候从香山经澳门、香港前往夏威夷,之后又在香港读书,毕业后在澳门就业。孙中山的革命履历,都与香港、澳门有密切关系。孙中山不仅在港澳留下了丰富的遗迹,更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港澳社会各界都高度认同孙中山。因此,在香港和澳门,在珠江三角洲,发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可以找到最集中的人文价值链,形成最一致的文化认同感。

第二,孙中山文化包括了两大部分,一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而是吸收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尤其是海洋文明,并以此改造和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弘扬孙中山文化,既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可以连接世界文明,连接“一带一路”,在新时代继续开拓创新,继续充当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第三,孙中山的青壮年时代,主要在港澳地区和珠三角九个城市活动,谋生、读书、革命,艰难困苦、发愤立志,舍己救国、振兴中华,他生动感人、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贡献,天地为证,日月可鉴。所有这些,都非常值得新时代青少年好好学习和借鉴,对于香港、澳门的青少年,则是一个难以替代的人文榜样和载体,完全可以作为港澳大中小学校的文化教育教材,以及社会教育普及读本。

第四,孙中山除了有救国救民的思想、理论,也有建设国家的宏图和理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他在《建国方略》对全中国的建设进行了谋划,其中更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过类似粤港澳大湾区的设想。一百年后的今天,他的这些思路和规划,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对于规划纲要中对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个城市的建设定位与实施,都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第五,以孙中山文化为重要载体建设粤港澳人文湾区,还可以扩大到海峡两岸的人文交流合作,以孙中山文化作为做大的公约数,联结海峡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促进国家和平统一事业的发展进步。孙中山曾经说过“华侨是革命之母”,在粤港澳大湾区弘扬孙中山文化,对于团结全球华侨华人,建设全球华侨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六,基于孙中山具有深刻的世界性和丰富的人类性,大湾区弘扬孙中山文化对于加强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合作,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融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形成国际性的孙中山文化圈,同样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孙中山文化不仅是粤港澳命题、中国命题,还是世界命题、人类命题。

(三)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将孙中山文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共建人文湾区,首先要制订一个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长中短期的工作规划,还要成立一个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与珠三角各城市参与的非常设的专责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孙中山文化是大文化的概念,要集纪念性活动、学术性和文化类项目一起来做,还要融入经济、交通和城市建设等实体性项目,尤其是要注重融入民生建设和民生事业之中。要注重扩大社会各界和老百姓的参与度。

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创建文创示范区,充分发掘和利用、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联动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及其子文化、粤港澳各城市文化、名人文化包括《纲要》中列举的各种文化类别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

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原点,组织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建设粤港澳孙中山文化史迹径,建设粤港澳名人史迹径,进而扩大到全球华侨华人的范围,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提升大湾区的软实力和美誉度,建设成为全球最强盛最美丽的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华侨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要注重孙中山文化的物化和活化,将孙中山文化附丽于各种载体之中,深入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商旅产业中去。通过创意文化,制作丰富多彩的孙中山文化产品,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孙中山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要创作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包括文学、书画、影视等传统文艺作品,还要借助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创作现代青少年喜爱的类型文艺作品,树立孙中山文化形象。同时,创设粤港澳大湾区孙中山文化奖。

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孙中山文化专业人才、建立专业机构和团队、建设专业信息网络,全面推进孙中山文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要充分利用珠三角城市融合内地、香港和澳门国际交往两个窗口、两种优势的作用,充分发挥两种制度中各自的人文特色,在孙中山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弘扬方面探索出新的途径和经验,从而扩大影响到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建人文湾区和粤港澳文化圈,进而扩延到国内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丘树宏 中山市政协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以上供图由中山市政协委员会提供)

(编辑整理:吕晨)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