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市场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2019-07-03 15:01:29 来源:本网专稿 

——从吉林汪清县看东北农村乡情变化趋势

□ 龚琦 王胜民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相继出台实施。为深入把握农村实际,笔者利用在吉林省汪清县挂职契机开展蹲点式调研,围绕人口结构、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方面,分别同村干部、外出务工人员、普通农户、农业大户、返乡创业企业家等不同群体进行交流,查找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正处在加速发展的拐点

汪清县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的县份,耕地面积6.4万公顷,林业面积32.9万公顷,总人口21.89万人,农业人口9.36万人,农户总数3.42万户。农业是汪清县的主导产业,2018年农业总产值19.8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6元。笔者在调研中认识到,以汪清为代表的东北农村正处在加速发展的拐点,农村青壮年外流与老龄化加深、村庄人口差异化集聚、农业经营规模化演进、乡村产业孕育兴旺动能等趋势日益凸显。

低龄人口外流与老龄人口返乡养老并存。调研发现,该县东光镇金城村和春阳镇春光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常住人口比例都超过60%;大兴沟镇河西村村内60岁以下不足10人,村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岁超过55岁,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同时,大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极具吸引力,全县每年外出打工人口超过4万人,外出打工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手段。以天桥岭镇口山村为例,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村内50岁以下的农民只有1户,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成为主流。此外,在调研外出务工农民时发现,很多人外出打工挣钱后都回村建房养老。如金城村54岁的老金一直没有在城市买房,而是花了8万多元在村内建新房,计划打工到60多岁后回村养老,他表示,相比城市,更看重和适应农村亲密的邻里关系、恬静的自然生态,年老之后还想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生活。已回村的64岁郑大姐也道出客观原因,打工后回到农村养老成本远低于城市,每月基本花销只要600多元就够了。

空心村衰落与中心村兴起并存。调研发现,“空心村”成为农村地区的普遍写照。如大兴沟镇拥有农村户籍人口19,601人,但常住人口仅10,009人,下辖35个村中有22个村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于60%,其中有12个村甚至低于30%,个别村如复安村总人口173人常住人口仅9人。不过,“空心村”增多的同时,一些产业兴旺的村庄也逐步凸显出来。如大兴沟镇红日村常住人口1048人,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4%,人均耕地超过1公顷,依托自身相对丰富的人口和土地资源,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加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村内零售、餐饮、农机维修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此外,中心村进一步吸引人口集聚发展。如红日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乡村文化活动较好发展,村老年协会和妇女协会都分别拥有上百名会员。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其他村数十户村民搬到该村居住,一些附近村村民虽仍住在原村,但也融入此村日常生活中,如永安村妇女常来学习跳舞、上村村民一起参加打门球。

农业规模化演进与小农分散经营并存。一是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村人口的外流提升了实际人均耕种土地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金城村193户土地由村中仅有的16户耕种,户均耕地面积从0.4公顷提高到4.9公顷,最大一农户耕种了8公顷土地,并且家家户户都购置一些小型农机,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一年户均利润在5万元左右。二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业大户周某从事农业耕种20来年,通过勤恳经营积累,与他人合伙成立专业农场种植玉米,逐步流转大兴沟镇、汪清镇的耕地达820公顷,同时还置办烘干塔等设备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实现了自产自加工自销售。三是“大龄”小农户生活依赖土地,退出农业生产仍需时日。调研中也发现,当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仍是50多岁乃至60多岁的农民,共同的特点是几乎不具备除农业生产外的技能,技能和体能的匮乏使他们难以转移到其他行业。

返乡创业、振兴产业与乡村产业同质化并存。调研发现,返乡创业带来农村发展新动能,一家成功的小企业往往就能带动整村发展,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大兴沟镇柳亭村的老李在延吉市开饭店20多年,在饭店经营过程中研发了辣椒酱料,在深得食客好评后,萌发向辣椒种植和酱料加工延伸的念头,最终选择回村创办辣椒酱加工厂,投产后大获成功,产品远销京沪和海外。这不仅通过订单式生产带动村民从种植传统主粮转向经济作物转变,而且长期用工15人、短期用工40人~50人,有效解决了柳亭村贫困户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因循守旧缺乏特色,大多数农民仍保持传统的作物选择和种植结构,村村都是“一个样”。全县85%以上耕地种植玉米、大豆、水稻,沿袭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习惯,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难以形成汪清县独特竞争优势。

乡村振兴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部署实施以来,汪清县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蕴含足够潜力空间,但从短中长期看,发展都面临一些问题阻碍。

从短期看,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一是农业规模化经营面临不少“堵点”。农场主老王反映,尽管农场实现了规模化但实质上土地仍相对分散,耕作的108公顷土地中最大的只有20公顷实现集中连片,当前面临与其他农户土地置换难、农场倾斜政策不够、自然灾害风险和粮食价格风险突出等困难。二是产业链和价值链仍处在低端。产业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销售流通、品牌建设等高附加值环节流失。三是返乡创业“雷声大雨点小”。如红日村登记返乡创业11人,但仔细交流后发现大都是返乡10多年的农民,从事的也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

从中期看,制度改革突破不足。一是行政村调整滞后于发展实际。农村人口呈现分化集聚趋势,当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各个村全面覆盖,如不及时调整既不利于人口加速集聚,也将导致项目投资利用效率不高。如某“空心村”按照脱贫攻坚要求建设了村级卫生所,但村内常住人口不足30人,还要耗费大量财政补贴供养村医。二是村集体经济管理缺乏精细化设计。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集体资源管理粗放,资源效能未能有效释放。以集体林权为例,有的村完成股份制改革后仍长期“沉睡”,由于缺乏相应激励机制,难有带头人为“公家”谋事;有的村“一分了之”。

从长期看,人口支撑基础不稳。调研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回流农村,少子化问题在农村日益凸显,农村人口面临断崖式下滑危险。80后的农民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几乎都在外地打工或汪清县城工作,城市也是他们将来养老的归宿。由于育龄人口大量外流和农村生育意愿逐年降低,即使像人口集中的大村红日村,近10年的年均登记新生儿数仅为9.6人,占总人口比例的6.8‰,而一些小村如金城村村内已经几年都没有儿童了。

探索符合国情的振兴之路

随着农村发展趋势日渐清晰,破解制约乡村振兴的问题短板也愈发迫切。其中,政府要主动作为,用好市场力量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高效配置,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重点扶持中心村建设发展,打造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载体。以常住人口为核心,对村庄布点进行分类管理,提升中心村承载力和吸引力,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利用效率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促进农村人口集聚发展。

有序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引导土地合理流转,提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和经营收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探索土地承租、土地入股、代收代种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

打通要素下乡通道。构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和企业家进入农业农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改革,为城市要素进入农村创造条件。

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幸福院建设工程,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健康保健等日间照料服务。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优先发展养老服务。开发农村休闲健康养老,吸引城里老人下乡养老、候鸟式养老。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规划司、价格司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