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创新为民载体 夯实执政根基——中共乐山市委书记彭琳

2019-06-18 10:29:30 来源:中国改革报 

四川省乐山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共乐山市委书记 彭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要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四川省乐山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紧扣“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不断创新为民载体,夯实执政根基,切实做到人民在党心中、党在人民身边。

问人民群众之所需

汇集民智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乐山市委坚持问需于民,拓宽群众发声渠道,将各级干部纠结的舆情“痛点”转化为群众点赞的“亮点”。

整合热线“一号通”,建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针对各级各部门“家家建热线、户户展形象”,但横向不连接、纵向不贯通等突出问题,开通“心连心”服务热线。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效能化”要求,高标准建设市“心连心”服务中心,整合55个市级相关部门服务电话为一条服务热线“12345”,连接市县乡村3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实行“一条热线受理、一个平台调度、24小时在线、四级联动服务”,对群众认为办理满意的事项销号归档,办理效果不好的退回重办并进行通报,确保“群众有难事、一键能求助”,切实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家门口”。截至2019年5月底,“心连心”服务热线累计受理群众诉求75万多件,日均受理量近2000件,抽查回访满意率达96.43%。这一做法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得到《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点赞。

搭建民意“直通车”,构建交流便捷通道。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主动搭建民意诉求平台,真实掌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调查研究“寻根问底”。委托国家统计局乐山调查队和新媒体开展了“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调查问卷,收到意见建议3740条,找准找实了人民群众在生活、教育、医疗卫生等8个方面的需求,并以“发点球”方式落实到相关部门,确保每个问题能解决,每条建议有回应。书记信箱“倾听民意”。开通市、县、乡三级书记信箱,把“书记信箱”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关键之举来抓,构建起了与群众直接对话、充分沟通、真诚交流的便捷通道。近3年来,已受理网民留言(来信)2856件,带动一大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乐山市先后4年被人民网评为“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建立处置“快车道”,形成高效运转机制。创新探索“网上群众路线”,把舆情办理回复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健全舆情收集联动机制。率先在四川省市、县两级党委办公室专设舆情办理机构,建立健全舆情办理信息网络,推动舆情办理由“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转变,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置,把“小舆情”变成“大民生”。建立高效运转处置机制。出台《人民网网民留言、市委书记信箱办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实行“限时办结”“层层审签”和办理销号制度,把网络舆情办理作为市县两级“一把手”工程,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带动全市信访数量从2015年的1.1万余件(人)次下降到2018年底的4500余件(人)次、年均下降25.9%,形成了关口前移、矛盾减少、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

解人民群众之所忧

提升幸福指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乐山市委坚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民本理念,奋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六个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取得了五年减贫20万人的决定性胜利。截至2018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9.0%下降至0.5%,沐川县和金口河区高质量摘帽,2019年将完成余下的1.26万贫困人口脱贫、33个贫困村退出、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摘帽。建设“一村一幼”,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特别是在小凉山彝区全面实施“一村一幼”建设和彝汉“双语”教育全覆盖,彝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剥离“致贫因素”,释放被束缚的劳动力。创新“集中供养+居家救助”托养模式,对全市困难群众中重特大疾病患者、失能和半失能等特殊群体进行帮扶,大大减轻失能半失能贫困群众家庭负担,帮助其他家庭成员“轻装上阵”就业创业,已累计帮扶3681人,促进2624名贫困劳动者正常就业。治理“两高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针对小凉山彝区高礼金、高聘金带来的因婚致贫问题,利用德古、彝学会等民间力量,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进行整治,小凉山彝区婚嫁聘礼金平均下降52%。

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嘉州。针对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的热切期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切实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首创“环保曝光台”。2017年7月,在全国率先开设“环保曝光台”。在市县两级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开设专栏,实行有奖举报,发动群众举报、曝光和监督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曝光一件、督办一个,目前已整改销号环保问题500余个,典型做法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打好防污攻坚战。坚持打好大气、水、土壤和固废污染治理“四大战役”,集中整治雾霾、黑臭水体、农村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深入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关停“散乱污”企业(作坊)2100余家。2018年,乐山主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名列全省前列,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依法实施峨眉山景区“两停一下山”政策,全面停止建房审批、农房修建,引导4563名群众搬迁下山。坚定不移推进景区拆违工作,连续两年实现违建“零增长”。投入17亿元,完成10.77平方公里的嘉州绿心公园生态搬迁工作,共搬迁农户1488户、3652人。制定全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通过立法切实保护绿心公园。

建好民心工程,全力开展“双创”。安静整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安全卫生的饮水、方便的出行是市民和游客的期望。坚持聚焦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精准实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标补短”,大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开展“拆围还民”。率先全面拆除市委大院机关围墙,对机关花园绿地、健身步道、停车场等进行升级改造,将机关闲置土地转化为面向市民开放共享的休憩公园,每天早晚吸引近千名群众到此休闲锻炼。督促全市57个市级部门、11个县(市、区)党政机关全部拆除围墙,全市新增公共绿地近10万平方米,拆除了“有形的墙”,破除了干群之间“无形的墙”,真正实现了让绿于民、让路于民、让利于民。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提标工程”。中心城区建成青衣江、安谷电站饮用水水源地和第四、第五自来水厂,实现“一张网、双水源、互备用、全覆盖”,确保市民饮水安全。中心城区投入6.5亿元建成日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完成整治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84条,完工建设13个疑难路口和6条拥堵路段整治,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4公里,新改建厕所51个,新改建停车场14个,改造老旧管网55公里,对27条道路移栽行道树1.3万株。完成中心城区40个农贸市场环境大整治,在中心城区实施智能停车管理项目,规划建设2.5万个停车位。整治旅游乱象。以“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年”为主题,扎实开展打击拉客揽客、强制旅游购物、清理“黑车”“黑导”、整治宗教场所、规范旅游讲解服务、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等“六大行动”,游客投诉量由2015年的182件减少至2018年的112件,年均降幅15%,旅游违法主体受到严厉惩治,旅游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了放心、舒心的服务环境。

除人民群众之所恶

培育执政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乐山市委着力解决腐败这个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培育执政新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聚焦作风建设,净化政治生态。扎紧扎牢防范不正之风的制度笼子,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一抓到底。创办“嘉廉话”阳光问廉。通过全媒体直播,现场提问、市民质询、观众评议等手段,逗硬问责问效,直到答复满意为止,公开曝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市共举办“嘉廉话”《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9期,聚焦扶贫、环保等问题34个,涉及部门(单位)65个,问责党员干部198人。开展“护根行动”。通过拔“烂根”、治“病根”、理“乱根”、育“新根”,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四风”和“微腐败”问题,运用“四种形态”处理7428人次,警醒、挽救、保护了一大批干部,开创了作风建设的崭新局面,得到了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颁发“廉洁驾照”。出台《乐山市党风廉洁风险迹象精细化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精准界定抓早抓小的范畴和行为,梳理出党员干部148种廉洁风险行为。为党员干部颁发“廉洁驾照”,让其持“照”上岗,有力发挥了警示作用,筑牢了“防腐墙”。2018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由2017年全省21个市州中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五位,其中3个县(市、区)跃居全省183个县(市、区)中的前十名。

发挥党建引领,助推工作提升。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组织保障作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开展城乡党组织联建。选派党性强、作风实、甘于奉献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充分利用机关优势,在建强村级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帮扶贫困户脱贫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实施“基层党员干部关爱计划”,把基层一线作为选拔干部的练兵场,2018年从一线提拔重用县级干部99人。建立总量达1100万元的困难党员关爱帮扶基金,帮扶慰问基层一线的困难党员干部2000余人。

开展选先评优,营造干事新风。坚持开展选先评优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持续评选“乐山好干部”,严格政治标准、鲜明用人导向、强化正向激励,按照“好干部20字标准”,已表扬“乐山好干部”83名,树立了“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在全省首创“典型引路、示范引领”活动,在不同行业、领域培育先进个人72名、先进组织41个,激发了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