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全国首个社区大熊猫IP形象“客家熊猫”发布

2019-06-15 21:26:13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记者 何子蕊报道)当萌萌哒的国宝熊猫与源远流长客家文化融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碰撞呢?614日下午,国内首个融合了客家文化熊猫文化的客家乡愁记忆馆·熊猫之家在成都市成华区白莲池街道正式开馆,并发布了全国首个社区大熊猫IP形象——“客家熊猫


“亻厓家·客家乡愁记忆馆”位于白莲池街道菁华翠庭集中安置区,按照成华区“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发展定位,融合客家文化、熊猫文化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成为社区文化展示厅和社区会客厅,在传承与弘扬客家文化的同时,通过丰富的活动提升居民参与度,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最终塑造出开放包容、丰富多彩、文脉深厚的社区品牌形象,提升居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幸福指数。



传承与复兴——构建成都东山客家人的记忆载体

传统客家斗笠、青瓷土碗、上世纪60年代的缝纫机……在“亻厓家·客家乡愁记忆馆”内,社区居民们捐赠的一样样老物件,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述说着客家人的故事。据悉,客家乡愁记忆馆分别展示了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客家人生活习惯、客家舞龙文化以及客家居民老物件。“菁华翠庭90%以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老一辈客家人希望客家文化能够不断传承、发扬下去。”菁华翠庭片区党委书记兰典昭表示,在客家话里,亻厓就是我的意思,亻厓家就是我家。之所以为乡愁记忆馆取名为亻厓家,一方面体现客家人友善好客的传统,一方面增强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特别是在老物件收集的活动中,年轻一辈的客家人重温了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感和归宿感,激发了居民参与推动社区发展治理的热情,更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年恰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打造这样一座独特的纪念馆,还可以让大家铭记住过往的岁月,切实感受生活的变化。”



创新与融合——做活“客家熊猫”推进社区发展治理

毗邻熊猫基地的独特地理优势,为客家乡愁记忆馆增加了一个更加萌趣的文化标签。据悉今年恰好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白莲池街道联合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将促进会的成都办事处以及全球大熊猫爱好者和守护者之家「熊猫家」体验空间同时落户在亻厓家·客家乡愁记忆馆,并通过社区规划师团队引入艺术家资源,将客家传统的阿爸、阿妈与熊猫形象相融合,创作出了憨态可掬并且十分接地气的客家熊猫IP形象。



开馆仪式当天,白莲池街道、成华团区委、区民政局的相关领导共同进行了开馆仪式与形象IP的发布启动。街道党工委书记贺勇表示:客家熊猫不仅是社区的文化形象,我们还将依托成都建设熊猫之都契机,探索引入社会企业进行文创衍生品的制作与推广,实现社区造血增能同时反哺社区,开展系列扶贫帮困项目,壮大社区微基金力量,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成华团区委书记段莹莹对开馆表示了祝贺,并表示未来团区委将持续支持白莲池街道以乡愁记忆馆为载体,不断推动青少年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传递更多正能量。



梦想与未来——小小规划师描绘美好社区愿景

开馆当天,现场还举行“客家社区70年,我与祖国共频”的小小规划师社区营造培训活动,来自熊猫路小学的新一代客家小朋友,参观了乡愁记忆馆,了解客家先民们筚路蓝缕的迁徙历史,学习他们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参观过程中,小朋友们对居民捐赠的老物件特别感兴趣,并通过新旧物件的对比感受到了祖国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幸福生活。随后,小朋友们在社区规划师团队的带领下,以老物件为主题开展未来社区的创意描绘,其中一位小朋友生动地规划了一辆客家机动车在社区里为居民们服务,活动充分地调动起了孩子们参与社区规划、建设美丽家乡的美好情怀。


未来,白莲池街道将以“亻厓家·客家乡愁记忆馆为平台,精心打造熊猫有戏、大熊猫+客家文创社区营造、客家舞龙秀等丰富活动,把熊猫文化与客家文化汇聚在乡愁馆中,用文化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推进社区发展治理、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为三城三都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建设贡献白莲力量。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