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深化医改惠及群众

2019-06-13 14:28:29 来源:本网专稿 

——访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许宏智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于保明 黄金星

今年是新医改实施10周年。医改工作始终关乎民生、牵动民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医改工作重点、群众就医痛点和基层服务弱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今后又将如何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此,记者专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许宏智。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记者:新医改实施以来,内蒙古是如何推进医改工作的?获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许宏智:新医改实施以来,内蒙古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统筹谋划,着力构建医改工作新格局。新医改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出台医改政策53件,各部门出台配套文件280余个,具有立柱架梁性质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

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77个,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247个。远程医疗覆盖100个旗县区和148家医疗机构。全面启动居民电子健康码发放工作,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实施提高基层就诊报销比例等配套政策,促进医疗资源和病人的“双下沉”。

三医联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一是于2017年4月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2018年,内蒙古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10%左右,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到31.4%,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31.5%,初步实现公立医院运行管理与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同步改善的目标。二是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实施药品分类采购、“省际联盟”联合采购、医联体带量采购和国家谈判药品专项采购,药品价格不断降低。三是基本医保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盟市,自治区确定的605个病种按病种付费工作有序推开。注重发挥蒙中医药特色优势,实行基本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指标和医疗服务支付标准向蒙医中医医院倾斜政策。

关口前移,着力保证群众少得病。加强贫困地区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实现健康扶贫关口前移。启动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防控专项行动,推进结核病、布病“三位一体”防控模式。

提高质量,着力改善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自治区级质控中心增加至61个,全区154家医疗机构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开展呼包鄂一体化三级医院质量控制,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是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区所有三级医院全部开展预约诊疗,71%的三级医院精确到1小时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率达88%。手机APP预约挂号、移动支付、床旁结算等服务得以推广。三是做实对口帮扶工作。组织北京市和自治区三级医院结对帮扶57个贫困旗县医院和19个边境旗县医院,已参与诊疗70,855人次,帮扶受援医院新建临床专科25个。开展新技术83项,开展新项目66项,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持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记者: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许宏智: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我们推进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预防为主这一理念,紧抓健康扶贫、资源布局、健康促进、信息化建设、党的建设等关键环节,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以关口前移为突破口,控制和减少致贫增量和返贫存量。加强健康教育,加大防病投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水平。继续优化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将贫困人口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开展贫困旗县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清零达标”专项行动,确保房屋面积满足需求,人员、设备、药物配备达到标准。

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确保改革发展正确方向。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推进机关和系统党建更加科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党的建设更加严密;聚焦核心任务,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以医联体建设为重点,提升旗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以旗县医院为龙头的旗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大城市三级医院对旗县级医院的支持力度。建起用好远程医疗服务,逐步构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直接和间接节约群众就医成本。

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推动发展科学化和服务便捷化。今年10月底前,全区将全部应用电子健康码,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公共管理和健康服务“一码通”,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现象,破解群众就医赌点问题。

以健康促进为抓手,筑牢防病治病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做实重点传染病防控、全民健康素养促进等“六大攻坚行动”,抓好职业病、慢性病、精神病、地方病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