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三明:“中国绿都”释放生态效应

2019-06-05 12:05:16 来源:《中国改革报》 丁南 王军善

从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市发挥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作用

□ 本报记者 丁南 王军善

一河两岸,林海莽莽。1958年,在闽西北的沙溪河两岸,来自全国的10万建设大军开启了缔造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的壮丽征程。如今,福建三明这座老工业基地历经“绿色蝶变”,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市)省级森林城市全覆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1%,成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交出了一份“森林惠民、森林富民、森林育民”的精彩答卷。

4月29日,本报“生态中国福建行”采访组走进“中国绿都”三明,探寻其“水净、河清、天蓝、地绿、怡居”的生态协调发展之路。三明坚持践行生态理念,认真做好绿色发展文章,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2018年,三明在全省率先消除Ⅳ类及以下水体,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8年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人均预期寿命79.17岁,高于全国2.47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林改“源头活水”来

山苍翠,水清秀,城宜居。记者从三明市林业局获悉,2018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07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509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7%。

如此厚重的“绿”与“利”是如何兼得的?“这得益于40年来从未止步的三明林改。”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潘子凡告诉记者,始发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三明林改,从初期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到如今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发挥了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的作用。

在三明林改4.0展示馆,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诠释着三明林改从“1.0”到“4.0”的发展路径。

1980年,三明市探索成立林业股东会,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广大林农开拓性地从改革中得到分红,三明市集体林区因此被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三明市率先在全国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改策源地永安洪田村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

从2014年开始,三明市又探索林业金融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林权按揭贷款、林权支贷宝、福林贷等全国首创的林业金融新产品,有效盘活了林农手中的小额林业资产,实现了“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为现代林业建设乃至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018年8月30日,三明“福林贷”模式在全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典型推广。

进入新时代,三明林改乘势升级进入“4.0版”——全面探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途径,突出在“流、金、岁、业”四个重点上深化林改,即“创新林权流转收储、创新林业金融服务、创新年度森林保护、创新三产融合发展”四项机制,走出一条资源增长、生态增效、产业增值、林农增收、林区和谐的发展路子。2018年6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再次确定三明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生态生产协同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多山、多水、多绿的三明,林改引来了市场活水,也换来了更多绿水青山。三明的经济发展并未因保护生态而受到影响。2018年,三明市人均GDP9.16万元,居全省第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1%。

作为老工业基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自2015年起,三明在全省率先打破传统环境监管模式瓶颈,充分发挥金融和市场杠杆作用,打好生态环保领域“组合拳”,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3个方面先行探索,倒逼行业自律,力促企业自主减排,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的良好态势,成功打造环保改革的“三明样本”。

据三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三明市已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08项。2018年,三明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56%,“十三五”累计下降15.35%、占序时进度74.7%、降幅居全省第3位。

为让“水更净”,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水源保护立法工作,加大县级饮用水源保护。2018年,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辖区三条主要水系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为让“河更清”,三明市实施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涉砂行为、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小水电生态等五项专项治理行动。截至2018年,全市污水处理率为89.87%,其中市区污水处理率为90.03%。

为让“天更蓝”,三明市先后完成三钢公司20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焦化煤棚、220平方米烧结料场防风抑尘网等十几项环保治理工程;关停三化公司所有生产线,每年减少10亿元GDP、3000万元利税,却因此减少年用煤量100多万吨、减少废气污染物1万余吨、减少废水排放700多万吨。

为让“地更绿”,三明全市共布设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1429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样品采集。同时,从严落实采矿企业的治理恢复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专项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显著改善。

为让“居更怡”,三明积极创建园林城市,目前所有县、市均已获得省级以上园林县城(城市)称号。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全市共创建绿色乡镇47个,绿色村庄961个,完成绿色屏障绿化21万亩。“绿都三明·最氧三明”,成为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的真实写照。

做好山水林田文章

距离三明市区90余公里的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金溪环流,水美村秀,百姓安居。1997年4月10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时指出,“山区要画好山水画,扎实抓好山地开发,做好山、水、田的文章”。

22年来,常口村坚持画好“山水画”,扎实抓好山地开发,做好山、水、田文章,村里的发展翻天覆地,村域森林覆盖率达80%。

做好“山”的文章,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结合高唐镇“芙蓉李小镇”发展规划,发展百亩芙蓉李种植基地,集赏花、采摘、游玩为一体;对接将乐县金溪百里画廊旅游发展规划,推进云衢山、回头山旅游开发。

做好“水”的文章,大力推动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和特色农家乐、渔家乐、农村电商等新产业发展,先后吸引云衢山漂流、宏云水产养殖场等一批企业创业投产。

做好“林”的文章,利用林地资源,发展苗木产业和竹山养羊;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与福建金森集团合作,稳步提高林地租金;以多村联建为抓手,统筹联村区域内12.5万亩的林地资源,推动林业规模化差异化发展。

做好“田”的文章,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烟叶、早芋、食用菌、淡水养殖等效益向好的特色农业。

常口村通过不断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巩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盘活林地资源,做旺全域旅游,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探索出一条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发展之路。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告诉记者,1997年,常口村的村财收入只有3万多元。由于摒弃了简单的“靠山吃山”模式,持续探索生态小康发展之路,常口村在2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2018年,村集体年收入达106万元,比1997年增长34倍;农民人均年收入2.08万元,比1997年增长7.5倍。

画好山水画,走好小康路。常口村的幸福之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三明实践提供了生动注脚。

近年来,三明市先后被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和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收获了一份耀眼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全市国家级生态县数量达到6个,已有87.7%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88.1%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一幅青山绿水、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在三明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铺展开来。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