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近年来,贵安新区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环节和时限,提升审批服务环境,有效转变群众办事难“顽疾”。截至目前,新区市场主体共有22161户,累计注册资本4931亿元,群众办事满意度达99.7%。
一是“贵安三办”减少“办事跑路”。推行网上直办、就近可办、同城通办的“贵安三办”模式。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实施网上申报、在线审批、网上反馈和证照寄送模式,推出第一批23个网上直办事项;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变更等56个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乡村便民服务站办理,实现乡村就近可办;打破区域管理限制,实现67个行政许可或其他权力事项可同城同步受理、网上流转审批、证照授权打印。“贵安三办”实施以来,已办理网上直办事项12426件、就近可办事项44285件、同城通办事项1374件。
二是“证照分离”化解“复杂办证”。印发《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的通知》,将改革事项由62项调整到98项。取消办证5项,严格准入37项。对2项备案事项,实行即报即办;对2项主办证事项,企业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由综合受理窗口发放自主办证告知书,即可在新区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对34项承诺办证事项,经营者承诺按规定经营即发证,审批局2个月内开展1次现场核查并给予一次整改机会,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撤销有关许可并纳入失信黑名单;对18项证照合发事项,合并经营许可与营业执照申请表,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证照合发”。截至目前,办理自主办证35项、承诺办证152项,证照合发49项、严格准入355项。
三是精简材料杜绝“奇葩证明”。印发《贵安新区“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两轮专项清理,协调28家单位全面清理精简申请资料、证明材料,并对取消和保留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将“减证便民”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和重点督查事项,对工作推进不力、推诿塞责的单位进行通报,对清理后又变相要求提供的部门和个人,纳入政务失信名单。目前,共清理证明材料408项,取消170项、保留238项。其中,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从11项减少至4项。
四是“视频踏勘”破解“低效审批”。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以远程视频踏勘替代传统现场核查,开启“自主选择、远程核查、在线反馈”的踏勘服务新模式。同时,执法人员定期随机抽取不低于10%的远程视频踏勘办件进行监督回访,建立失信黑名单,强化失信惩戒力度,防止虚报地址、提交虚假资料、故意逃避或隐藏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等行为。截至目前,“远程视频踏勘”平均踏勘所需时间30分钟,较常规件效率提高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