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贵州是全国磷矿石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磷化工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建设有瓮福集团、开磷集团等闻名遐迩的特大型磷化工基地。但是,这些企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磷石膏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
记者近日从贵州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现场观摩推进现场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有关企业实行“以渣定产”,推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全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67%,比2017年提高24个百分点,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以渣定产”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基本形成了磷石膏建材、井下充填和制酸利用三大利用途径,其中,利用磷石膏制成建材消耗372万吨,利用磷石膏制酸消耗38万吨。
据了解,贵州省围绕磷石膏资源化和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开工建设了福泉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园、瓮福集团年产20万吨建筑石膏粉及砂浆、开迪公司年产20万吨高温石膏、开莱公司年产20万吨建筑石膏等项目。2019年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利用磷石膏资源200万吨以上,为贵州磷石膏“以渣定产”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贵州以“千企改造”工程为抓手,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推进清洁生产,推动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其中,瓮福集团改进选矿工艺,将磷精矿品位由32%提高到35%;金正大公司建成了年产20万吨二水-半水法湿法磷酸建设项目,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推动了磷石膏减量提质。
贵州省还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的总体步骤,启动开磷集团观山湖开磷城、息烽县开磷城、以及瓮福集团磷石膏新型建材示范苑、罗甸县边阳移民搬迁安置示范点等12个省级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使用示范工程和项目。2019年,将开展省、市、县三级磷石膏建材推广使用试点示范培育,三级联动,促进磷石膏建材在全省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