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推进现场会形成了可落地、可操作的“十件实事”
中国改革报讯 记者付朝欢报道 已成立一年的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正从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探索从要素共享、服务联动、协同共治三个维度,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根据最新拟定的联盟联动项目,长三角地区将共绘双创“生态地图”。
这是记者从近日在嘉兴南湖区召开的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推进现场会暨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上了解到的。对于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一年来取得的成效,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朱建武表示“超出预料”。“一年来,长三角的双创示范基地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密度非常高。”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双创示范基地各具特色。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创业研究室主任刘国艳介绍说,上海的双创示范基地拥有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优势,浙江的双创示范基地在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方面优势明显,江苏两个区域性示范基地的制造业基础非常好,安徽尤其是合肥高新区拥有比较丰富的科技资源。
“联盟要运行好,不单要打破地理空间的界限,关键在于创新要素的协同。”朱建武表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双创示范基地之间拥有较高的契合度和融通性,希望各个示范基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等各大类平台。
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互相促进、错落有致、梯度有序的区域创新体系与格局?此次大会共形成了可落地、可操作的“十件实事”:一是绘制一张生态地图。二是成立孵化机构联盟。三是成立专业领域的创投机构服务联盟。四是组织一系列双创人才合作、交流与培训。五是联合推出以长三角为品牌的系列双创大赛、高端会议和展览等活动。六是推进创新券通兑通用。七是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及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八是成立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九是建立首台(套)示范应用基地和示范应用联盟。十是推进国际创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