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湖南-中国改革报看湖南,湖南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抓住机遇,实现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

2019-04-17 12:08:16 来源:红网 谭浩俊

0.jpg

2019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恳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香港举行。省委书记杜家毫出席并致辞。

4月15日下午,2019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恳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香港举行,现场签约重大项目32个,投资总额达1700亿元。其中“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1个,总投资729亿元;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950亿元;株洲经开区与中国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签订的“株洲平安绿谷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成为投资额最大的签约项目。

众所周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今年2月18日才正式发布的。纲要发布才两上月不到,湖南就在香港举行了对接粤港澳的恳谈会,真可谓人勤春来早、快马又加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湖南在如何加快发展方面,已经铆足了劲,力争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先行一步、走快一步。

事实也是,湾区经济是大国发展标配,也是大国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因为,全球约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目前,世界上最为知名的大湾区有三个,分别是:以现代金融为核心的纽约湾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和以现代制造为核心的东京湾区。而粤港澳大湾区,毫无疑问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最成熟的湾区。

而粤港澳大湾区,在土地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港口吞吐量等方面都已经与其他三大湾区相比毫不逊色。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最大的东京的3.7万平方公里多出1.9万平方公里; 6858万的人口,比东京、纽约、旧金山分别多出2475万、4518万和6098万;1.56万亿美元的GDP,则分别比东京、纽约低0.34万亿美元和0.1万亿美元,比旧金山则高出0.76万亿美元。在机场吞吐量、港口吞吐量方面,也都超过三大知名湾区。特别是港口吞吐量,是三大知名湾区合计量的3倍多。也就是说,粤港澳大湾区在这几项重要指标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湾区的水平。

这样的优势和特点,毫无疑问,是粤港澳成为世界知名湾区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湖南,当然需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大湾区建设,有效利用大湾区建设的溢出效应,抢抓机遇,把握机会,掌握制高点,使湖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补充,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各种可以提供的条件,也在为大湾区服务中,不断提升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协同发展。

可以预料,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设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现代金融。《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如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在广州、深圳、澳门等地探索私募股权交易、大宗商品交易等。这也意味着,未来大湾区的银行、金融机构一定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为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湖南能够抓住大湾区的这个特点,也在发展现代金融方面超前一步,就能够更好地对接大湾区,带动整个湖南的金融业发展,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尤其是服务理念方面,能够伴随着大湾区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二是创新能力。我们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很多重点研究机构和学校,聚集着很多科技公司。在创新的能力和动力方面,比三大知名湾区没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创新动力,可能要比三大湾区更强。特别是深圳,已经成为备受国际关注的创新型城市。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涌现出更多类似于华为、腾讯等创新型企业,对粤港澳大湾跻身世界一流湾区至关重要。而这,也恰恰是湖南的优势,是湖南长期以来形成的优势。因为,湖南历来都是文化、教育、创新非常好的地方,湖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对于推动创新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能够借力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好湖南的教育资源、研究资源,在创新方面发力,效果一定会很好。对湖南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研究机构等不够,而是意识不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无疑能够带动湖南在创新意识和动力方面的提升。

三是制造水平。制造业是湖南经济的基础,也是湖南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粤港澳大湾区必然是未来先进制造、新兴产业的集中区。因为,多中心引擎下,发展的重点也会有所区别,深圳和广州在先进制造方面的溢出效应,在带动广东其他地区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湖南等周边地区也一定会产生带动效应。如果能够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制造业溢出效应,早做谋划和准备,湖南是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和人脉优势的。这次湖南在香港举行对接会,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能够更好地发动,将对接会的成果扩大,让地方都能够主动与大湾区分头对接、主动对接,而不是被动等待,机会还是很多的,希望也是很大的。

文/谭浩俊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