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共进 民营经济未来可期

2019-03-26 20:20:00 来源:本网专稿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经济峰会热议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改革开放前夕,全国工商业户共有19万;到2018年底,民营企业数量超过1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李兆前表示,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贡献,今后民营企业也必将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李兆前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经济峰会“民营企业:与时代共进”分论坛上作出如是表述的。事实上,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也是与会嘉宾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认为,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出现新的特征,混合所有制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常态表现,不要再按照所有制属性对企业进行分类,要坚信民营经济有长远的未来,政府应为企业营造“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

民营经济有新特点

“198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认了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合法地位。30年过去了,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同一分论坛上表示,除了数量上占据了国民经济半壁以上的江山,民企在性质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周其仁分享了自己的两点观察。一方面,发展比较好的民营企业的股权开始多样化,很多成为股份制公司或者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资产,已经不单单是老板自己的财产,还包括很多其他方的财产。

另一方面,很多头部民营企业的业务范围已经非常广泛,和员工、国内外客户、上下游供应商、服务商已经结成市场型契约关系。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场契约网络当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可以把整个市场联系起来。“这些公司业务运行的质量甚至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华为在全球布局通信基础设备。”他举例说。

周其仁表示,民营企业开始成长出了一些私有经济、私有产权所不能完全概括的特征。这些新特征使得中国的民营企业具有“公共”的性质,这里的“公”不同于传统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这个“公”却产生于清清楚楚的私人投资、私人财产、私人产权。

“我们整个社会从观念、法律、政策方针、习俗方面,都应该给这种新性质的发展留有足够空间。”周其仁断言,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不是生产力不发达的初级阶段的现象,更不是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时才需要给予特别关照的事;民营经济有长远的未来,要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久地共同存在下去。

混合所有制是常态

当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经济峰会“竞争中立与深化企业改革”分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应当考虑把企业属性和所有者属性适当分开,不要再按照所有制属性对企业进行分类。

为何要把企业头上“所有制帽子”摘下来?刘世锦给出三点理由。

第一,所有者和企业拴在一起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表现,是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表现,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

第二,混合所有制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常态。从现实情况来看,要真正找到纯粹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越来越困难,现在很多央企在海外上市,投资人是海外投资人,很多民企也有国有投资人。

第三,从“竞争中性”原则角度,政府的宏观调控者、市场秩序维护者和国有资本所有者三种职能应该分开,国有企业不应该有超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特殊权利。

刘世锦指出,对民营企业的平等,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形式上平等而实际上不平等”,导致“竞争中性”很难实施。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金融行业进一步放宽准入,解决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发展更多能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化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也表示,希望未来有关部门进一步在推动国企、民企“同门槛、同规则、同待遇”上多下功夫,从而形成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乘数效应”,让民营企业更具活力。

企业不一定要“做大”

“从竞争中性的角度,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做优’‘做强’,是否能够‘做大’,取决于行业技术特点和市场竞争。”刘世锦强调。

他进一步分析说,首先,企业的技术特点、行业特点不一样,有些企业规模很难做大,比如,德国的隐形冠军,大量的是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很高,成为百年老店;其次,适合做大的企业,只要“做优”“做强”了,就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再次,如果政府鼓励企业“做大”,很可能形成过度扩张,造成垄断。

刘世锦又从中国企业的实践角度进行分析。“有些企业通过过度负债方式追求‘做大’,成为杠杆率过高的原因之一。企业规模是在变大,质量和竞争力却在下降。”

“只有在竞争中,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常博逸建议,政府应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被问及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可以展现哪些新作为时,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国有企业优势明显,但在机制灵活性、决策市场化等方面显然还不够。帮助国企提升市场化格局、提高效率,让管理者真正分享企业创造的价值,就需要包括混改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刘永好称,新希望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参与过混改,收购了30余个地方饲料企业。“现在来看,凡是被收购的、参与合资的控股企业今天都还在,而且做得都不错,成为我们集团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饲料行业99%是民营企业,没有国有的了。可见早一点做混改是有利的。”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