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地址库商事登记应用由试点推广至全市范围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赵军 报道
今后,深圳全市范围内商事主体住所申报将由原来的文字内容自由录入方式调整为利用全市统一地址库录入方式,即申请人在登记申报时通过全市统一地址库查询并选定拟申请商事主体住所地址信息。对于使用统一地址库查询不到的商事主体住所,将通过专用救济渠道发送给一线网格员进行核实或补充,完善统一地址库的地址信息。
昨日举行的全市统一地址库应用推广暨块数据创新社会治理综合试点现场部署会上,市委政法委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了具体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商事登记及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中应用统一地址库,进一步提升商事登记和监管环节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四区试点应用统一地址库 有效解决商事主体虚假地址注册问题
据了解,基于商事登记便利化的原则,我市将地址申报制度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纳入《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商事主体在登记时只需要申报住所信息材料,由申请人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此举有效解决了我市场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商事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信用缺失,也出现了部分申请人使用虚假地址或冒用他人地址注册的实际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商事主体地址信息登记的准确性,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市委政法委和市市场监管局在2018年1月联合出台了《深圳市应用统一地址库加强商事主体登记与监管工作方案》,并在宝安区、福田区、龙华区率先试点,2018年11月30日,这一举措推广到南山区。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宝安区新登记商事主体120047户,通过专用救济渠道提交反馈2217次;福田区新登记商事主体53425户,通过专用救济渠道提交反馈2159次;龙华区新登记商事主体 48843户,通过专用救济渠道提交反馈1639次;南山区新登记商事主体10441户,通过专用救济渠道提交反馈482次,问题地址产生率约占2.8%,目前试点工作总体运行平稳。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邝兵在部署会上表示,综合前期试点反馈,商事登记中应用统一地址库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有效地解决了商事主体虚假地址注册等突出问题。
基于块数据支撑平台 宝安、南山试点探索商事主体网格化协同监管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除了将在商事主体登记系统中嵌入统一地址库地址查询比对功能以及问题地址在线发起救济功能外,还将推动存量的商事主体住所与统一地址库相匹配。
“市市场监管局将依据统一地址库数据对存量商事主体的住所信息进行地址匹配清洗,对于匹配不成功的商事主体予以标记,在其进行变更登记时利用统一地址库同步更新住所信息。同时各区网格办根据管理的需要,组织网格员对辖区的商事主体进行上门核实。”邝兵说。
与此同时,还将在宝安、南山两个区试点探索商事主体网格化协同监管。此项改革具体而言包括三大方面,一是通过块数据支撑平台将商事主体注册登记信息,按照市、区、街道、社区、网格、建筑物、房屋的层级,进格入块,并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呈现;二是利用基础网格划分市场监管工作网格,建立网格信息员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的对应关系,实现监管信息共享;三是网格信息员将巡查发现的无照经营、不在登记地址经营的商事主体通过块数据支撑平台,推送至市市场监管局辖区局执法人员进行执法。
邝兵表示,网格化协同监管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社区网格员队伍优势,以“制度+科技+责任”为指引,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动响应机制,实现对网格内的“两无”主体事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