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黔西南: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2019-02-27 14:52:11 来源:中国改革报贵州记者站 曾平

      (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普安县江西坡镇联盟村春茶采收了,合作社全新的制茶设备也调试成功,“黔茶第一春”的加工制作开启;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喜获丰收,菇农们正在修整大棚,为新一轮的菌棒上架做准备;册亨县岩架镇4.5万亩“网红”糯米香蕉又到收获季,香蕉分拣中心、香蕉大数据产业园及香蕉加工厂即将建成投用,蕉农们放开手脚干,奔个收入翻一番!
  南北盘江两岸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后的蓬勃生机。
  1月23日,《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19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发布。金州干群信心满满,奋力推进又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花开遍野
  山地、高原、丘陵总面积占比达95.6%的黔西南州,海拔跨度大、生物性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大。
  2018年,黔西南州按照省相关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产业革命,坚持“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目标,采取“一退一补一休一结合”方式,全年调减低效农作物99.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薏仁米、食用菌、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烟叶、生态畜禽八大山地特色产业。全州种植特色食粮83.9万亩、食用菌3.6万亩、蔬菜147.8万亩、茶叶44.7万亩、水果77.7万亩、中药材64.6万亩。
  同时,按照“整体推进、示范打造”思路,统筹抓好109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第一批38个坝区进行示范打造,建成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随着贞丰龙山阳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望谟生态板栗示范园区、册亨南盘江香蕉产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成,全州共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7个,实现总产值250.6亿元,销售收入198亿元。
  经过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冬季充电”的持续孵化,全州产业结构调优,产业扶贫效益突显。
  产业扶贫效益润泽盘江两岸
  一年来,马岭河峡谷岸上的百香果成了游客喜爱的“香饽饽”。“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去年销售收入达50多万元。”义龙新区马别社区峡谷生态观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云高兴地说。
  兴仁市下山镇茅坪村沙坝组曾乾家去年收获了1万斤薏仁米毛谷。“价格好,三个孩子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开支都挣到了。”
  为力争实现产业扶贫效益最大化,黔西南州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全年农业产业带动贫困人口15万人;全面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对口帮扶城市”“进学校”等“十进”工程,打开产销衔接新通道;增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新开设农产品直营店97家,推动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2018年,全州共完成农产品销售25.2亿元,同比增长59.6%;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26亿元,增长6.9%,增速排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81元,增速10.3%,增速排全省第二。
  持续推动产业革命再升级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
  2019年,黔西南州以持续、全面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为开局棋,继续牢牢把握“八要素”,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探索和推广“五共四化”党建扶贫示范村创建、“退一进十”结构调整等经验,以调减低效籽粒玉米60万亩和加快38个500亩以上大坝结构调整为目标,全面推进“退一进十”“四化培训”“三改四种”“合作社+”、龙头企业“坝区招商”、农产品销售“泉涌十进”“五全促三变”“五带”等八大工程,引导群众在转变思想、推动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上再来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黔西南州将全面打响脱贫攻坚问题歼灭战,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全面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四个聚焦”,全面启动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家庭就业全覆盖,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通过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围绕“5个100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大提升工程”,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行动、温暖行动、励志行动”等为载体,分类、分级、分块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推动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带动高质量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田洪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