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惩戒助力“决胜执行难”

2019-01-16 10:26:53 来源:本网专稿  

随着纳入失信“黑名单”、失信彩铃、冻结账号、上级督办等一系列探索全面展开,执行工作新格局成效凸显

□ 中国改革报记者 吴限

新年伊始,由人民法院报编辑部评选的2018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关键词新鲜出炉。这十大关键词排在第一的就是“执行总攻”。去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视频会议部署总攻“基本解决执行难”,提出要巩固深化成果,完善长效机制,为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执行难,曾经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大困扰。生效的裁判文书得不到执行,法院判决就成了一纸空文。2016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时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随着纳入失信“黑名单”、失信彩铃、冻结账号……一项项探索全面展开,限制“老赖”的方式越来越多。如今,这一句承诺转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执行总攻”阶段标志着“基本解决执行难”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执行+联动

织就失信惩戒“天网”

“您所拨打的手机实名登记机主已被人民法院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只要有人拨打张家港市市民张某的电话,就会听到法院为张某“量身订制”的彩铃。

“法官您好。我马上把钱打到法院账上,赶紧帮我把那个彩铃取消了吧。”仅仅半天时间,张某就给法官拨打电话,表示立即还款。

2018年10月24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作关于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推进联合惩戒体系建设,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16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签署文件,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37大项150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出行、购房、投资、招投标等进行限制。截至2018年9月,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11万例,共限制1463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32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基本解决执行难,再也不是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已成效凸显。

执行+信息化

推进智慧执行建设

“这个‘六爪龙’相当于给执行工作加了个可24小时运行的‘外挂’。”厦门市湖里法院执行局干警陈泽雄指着执行事务中心里一台连接了6台显示屏的电脑说。这个被湖里法院干警亲切地称为“六爪龙”的系统,就是福建省厦门市首个智能执行软硬件设备。在这套设备上,搭载了“易判执行机器人”软件,可以同时发起被执行人财产网络查控、自动发布或解除限制高消费人员,以及自动发布、屏蔽失信被执行人等功能。

2018年,湖里法院与三大通信运营公司协作推出“失信彩铃彩印及来电名片”,其中“失信彩印”系全市首创。当有人拨打失信被执行人名下的手机号时,会从手机屏幕上看到这段醒目的警示文字。“您拨打的机主已被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谨慎与其发生金钱往来,并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1月4日,为助力解决“执行难”顽症,上海法院上线“拍辅通1.0版”系统,SFPM2019司法拍卖辅助工作量化考评标准亦同日发布。据介绍,法官可以通过拍辅通系统实时掌握拍卖案件执行进程,全程监督辅助机构工作,在线发送提醒建议,查看案件资料,并自动获得拍卖关键节点的信息推送,查看统计报表。案件相关当事人也可以查看、了解拍卖进程。作为最高法院确定为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重点推进地区之一,近年来,上海法院破解“执行难”举措层层升级,对“老赖”的联合惩戒步步推进。

推进网络查控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传统执行查控模式存在的执行效率低、覆盖财产范围窄等难题,最高人民法院建立“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与公安部、民政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存款等16类25项信息,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实现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变革。

执行+直播

让“老赖”无处遁形

2018年11月29日9时,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十二期“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聚焦青岛“蓝色风暴”冬季执行专项行动,对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等5起执行案件进行了现场直播。

此次直播持续近2个小时,共60余家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报道,15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直播过程中,有的高调炫富,有的哭穷喊冤,还有老赖失联五年,一听被强制执行,马上还了钱……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推广“法媒银”经验的一次生动实践。“法媒银”平台,全称“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是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江西日报社以及18家银行金融机构,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数据共享,探索多元合作,在全国首创的集中曝光和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网络平台,在诚信建设制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自2015年12月4日上线至2017年5月31日,共有681万人通过平台查询失信名单,曝光3.4万名“老赖”,标的额达5.06亿元。2018年6月20日,中宣部、最高法也在江西召开现场会,将其经验做法推向全国。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作关于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要推广江西高院“法媒银”平台经验,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大曝光力度,让失信被执行人无处藏身。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对属于典型的教科书式“老赖”,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把赖账的行为展现给社会,既是对“老赖”的失信行为向社会一种曝光,增加压力,迫使其主动履行债务,同时也是向社会宣传和彰示依法履行义务的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山东、北京、江苏等地法院已举办22场“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借助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全景呈现人民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0余家媒体、网络平台参与直播,累计超过3.2亿人次在线收看,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生动展示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声势,体现了法律的权威,营造了褒奖诚信打击失信的良好舆论氛围。

随着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对于失信人“老赖”的惩戒力度也在持续强化。把失信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守信者尝到甜头。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规范失信行为,守信用、讲诚信,将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