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搬得出稳得住 逐步能致富

2018-12-28 10:08:50 来源: 

四川大竹县创新实施“双靠近三融合”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本报记者 李凌晨

今年9月,四川大竹县团坝镇农华村易地扶贫搬迁户游云龙一家6口人住进了安置点145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新居水电气、广播电视信号齐备。游云龙告诉记者,过去他们一家人住在半山腰的土坯房里,交通十分不便,地势低洼潮湿,一遇雨季很容易遭受洪灾,居住环境恶劣。后来当地政府将他纳入易地搬迁扶贫对象。游云龙感恩国家修建易地搬迁房的好政策,“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真是感谢党委、政府。”

据悉,近年来,大竹县,着眼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坚持“以产带迁、以迁兴业”理念,创新实施“双靠近三融合”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坚持搬迁前,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安置点;搬迁后,聚焦安置点适度引进产业,有力推动安置点与产业双向靠近、协同发展。创新“双靠近三融合”模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难以过上好日子”这一瓶颈制约。今年11月,大竹县创新的“双靠近三融合”模式还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双靠近”谋点布局

大竹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与城乡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坚持“五靠”“五进”“五不选”原则,让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安置方式。“五靠”即安置点靠场镇、靠园区、靠乡村旅游区、靠产业基地、靠新村;“五进”即搬迁群众进城区、进社区、进安置聚居区、进村民聚居区、进交通便利区安居;“五不选”即有地灾隐患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在选址中,大竹县尤其突出“以产带迁”,近两年实施的安置点靠场镇服务业11个、靠经开区工业4个、靠乡村旅游业和农业特色产业24个,占建设总数的88.6%。

该县还制定奖励扶持措施,在安置点适度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的问题。对在安置点附近新建工厂,吸纳贫困户就业人数占员工总数10%以上的企业,给予其新建工厂总投资10%以内的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特别是大竹县实行“保留农民身份、农村产权不变”和配套“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低保、临时救济”的“2+6”保障措施,兜住了搬迁群众民生底线,让群众放下后顾之忧搬“新”家、住“心”房。

通过安置与产业“双靠近”,大竹在实践中取得初步成效。月华镇九银村安置点建设前靠近国家级龙头企业东柳醪糟公司选址,建成后吸引中国西部鞋城金少爷公司靠近九银村安置点布局加工厂、再到石子镇互助村和文星镇场镇布点,实现了群众就业、产业发展、安置点有生机“三赢”效果。

“三融合”促进就业

如何让群众搬迁后稳定增收,是易地扶贫搬迁决策落地落实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大竹县着眼挪穷窝与换穷业、安居与乐业、搬迁与脱贫“三个并重”,因地施策采取“点”镇、“点”园、“点”业“三融合”举措,推动搬迁群众由“靠土地吃饭”向“靠产业增收”转变。2016年,全县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4002人,实现就业2190人,其中县外务工978人,县内打零工546人、相对固定收入166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02人,就近就地就业群众每月收入约700元。

一方面坚持“点”镇融合,推动搬迁群众向城镇居民转变。顺应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趋势,根据搬迁群众个体情况,依托场镇地域优势,推动其在县城区、乡镇街道餐饮、超市、酒店、家政、建筑工地等岗位就业;依托集贸市场优势,利用“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贷款”自主创业,积极融入城镇有事做、有钱赚;依托交通便利优势,开发治安协管、道路维护、绿化保洁、生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由乡镇统筹安排管理,并按300元或500元/月/人的标准核发岗位补贴。与此同时,在让搬迁群众享有与迁入地居民同等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市政服务、道路交通“四大资源”基础上,积极推进民事代办、民情代诉“双代”服务,避免搬迁群众居住地、户籍地“两头跑”,让群众安心就业创业、融入当地做好“新居民”。

另一方面坚持“点”园融合,推动搬迁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依托大竹县东柳机电轻纺园和月华食品园、石河建材园、庙坝小微企业创业园、10个工业重镇“1+3+10”产业园区,扎实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动员100个企业结对帮扶70个贫困村,既帮助贫困村脱贫退出,又帮助吸纳群众到工矿企业就业,让贫困群众“放下锄头、穿上厂服”。为调动企业积极性,大竹县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明确对吸纳搬迁群众持续就业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给予1000元/人的补助;开设“扶贫专班”,核发50元/天/人的食宿、交通补助,优先推荐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已累计培训29期1490人次,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积极性,提升群众技能水平,持续推动搬迁群众在工业园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此外,坚持“点”业融合,推动搬迁群众向新型农民转变。依托已建成的15万亩糯稻、10万亩香椿、30万亩苎麻、2万亩白茶等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吸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实现长期或季节性务工就业。在每个搬迁片区,至少引进培育1个~2个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集体经济或产业发展基金入股,鼓励搬迁群众田、土、林地流转或入股,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让农民的“静态资源”转变为“股权资本”。创新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和法律课堂、道德课堂进小区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