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党建引领 全力打造成都“中优”示范区

2018-12-28 10:07:15 来源:中国改革报 

成都龙泉驿区创新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城乡社区治理改革,使之真正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本报记者王进 何子蕊

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和国家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记者近日从成都市有关方面获悉,自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实施以来,成都在全国率先设立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并在全市开启了新一轮城乡社区治理热潮。

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的龙泉驿区,始终把中央和省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系列部署作为根本遵循。今年以来,该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主动创新作为,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为当好成都“东进”排头兵、打造成都“中优”示范区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提供了强有力治理保障。

党建引领

聚焦顶层设计和精准施策

今年9月6日,龙泉驿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全面落实年”拉练活动在西河镇举行。各街镇乡党委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代表、区委组织部及区委社治委相关人员等近百人参加活动。大家互相观摩学习,相关部门现场指导督促,群众也参与其中,场面十分热烈。

“社区工作要时时处处贯彻党的宗旨,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据悉,在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中,龙泉驿区积极落实成都市主要领导“要抓‘一把手’,抓乡镇街办主责,每月一观摩,看新不看旧,分区域通报到街镇”的批示精神,始终聚焦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围绕成都“1+6+N”政策体系和市区“三大改革攻坚计划”,制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行动方案》,出台“社区经费保障激励机制”等13项配套文件,创新探索社区发展治理的“五个一”工作统筹机制,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党建引领推动城乡社区治理氛围,让“比学赶超”成为常态。

除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拉练行动之外,该区还深入开展党组织覆盖“加密行动”,升格成立社区党委21个、总支38个,设置网格党支部107个,建立院落、楼栋党小组349个,不断扩大党组织有效覆盖;创新开展以“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访需求、访问题、访意见,促问题解决、促担当实干、促作风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三送三访三促”大走访活动,发动百个党组织、万名党员干部先后走访家庭30.1万余户,群众140余万人次,在访难问需中“春风化雨”,在解难救急中“凝聚人心”,以践诺实效取信于民,先后建立“需求台账”156本,收集问题4100余个,征集群众“微心愿”2400余个,解决问题3500余个。实施“支部书记魅力工程”,组建“蓉城先锋”党员宣传队,制定带头人“激励十条”等,为社区发展治理筑牢骨干支撑。

为把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落到实处,该区从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入手,制定了“五大行动”“三年计划”。坚持“自上推动”与“自下发力”相结合,建立以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为核心的项目申报、实施和评价体系。制定区镇村三级项目推进“路线图”,建立群众、街镇乡、领导小组三级考核机制,推行项目成效“三级评议”。

目前,全区已推动完成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项目67个,创建市区两级示范党组织44个,建立起“入户连心”“四联三心”“零距离工作法”等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大面街道五星社探索出了“四强五有”社区治理模式。崇德社区党员“零距离”工作法,通过创新开展“民情访谈坝坝会”等活动,实现并形成了问题处理不过夜、矛盾纠纷快处理制度。社区群众对于党组织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群众主体

以“首创精神”实现长效自治

城市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钢筋水泥围起一片片优雅小区。推开窗来能感受到鸟语花香,出门来却不知道邻居的姓名,楼道中大家匆匆擦身而过……这或许依然是不少城市社区间存在的一种现象。但在龙泉驿区,这样的状况已正悄然改变。

今年2月11日,龙泉驿区利民社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家的味道”家宴“五个一”活动,街坊邻居、男女老少积极参与,大家“你出面粉、我出糖,你切菜来、我拌佐料,你包饺子、我煮汤圆”,兴高采烈,忙得不亦乐乎,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率先亮出了身份,把“空巢”“失独”“孤寡”老人们都请来,欢聚到了一堂,社区和街道领导和干部闻讯也赶了过来,参与其中,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拉家常、拜新年,品尝劳动的收获和邻里间久违的那份感动……这种以“做一道菜肴、品一次美食、过一个节日、搞一场联欢、做一次交流”家宴“五个一”活动,目前为止该社区已举办了16场,参与居民达3800余人次。

11月27日下午,在龙泉驿区大面街道东洪路旁的好日子社区里,一阵悠扬的歌声从小楼里传出来,让这座红砖的二层小楼充满生气,与楼前的水池、怒放的鲜花,以及在户外上花艺课的年轻身影们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初冬社区里的生动景象。

这里是社区居民以“老兵精神”“三线精神”“知青文化”为主题,打造的三大文化阵地之一,作为社区活跃文艺分子的小区居民顾月花,每天都要带领大家一起排歌练舞。宁静与美好在这里流淌,与窗外的流水声一起,组成了社区治理、群众参与、共创和谐的美妙乐章……

“城乡社区治理,党建是引领,居民唱主角、群众是主体”。龙泉驿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龙泉驿区,这样的居民自治活动已形成一种常态。这些事例,是社区居民着力实现社区长效自治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龙泉驿区在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中始终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重点聚焦建立健全小区自治组织、党组织和监事会等,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把各方面民主实践贯穿于社区治理全过程。在居民参与过程中,着力培育居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意识、责任意识及自治能力,引导广大居民更加关注社区公共事务。逐步形成了“以邻为德、以邻为善、以邻为亲、以邻为乐”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促进了美好宜居幸福生活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目前,全区已创作出一批彰显“天府文化”,弘扬“奋斗精神”的文艺作品;依托“客家、古驿、桃花、汽车”四张文化名片,打造出乡愁博物馆、“东客西河”乡愁记忆馆等乡愁系列文化品牌。崇德社区创新探索出的推行“微”分区、设置“微”网格、提供“微”服务、发展“微”自治的模式和途径,通过“收集—筛选—商议—决定”四步曲,推选了7号楼栋的楼道打造“个性空间”,联动妥处居民事务1300余件,社区居民实现了大民主细管理。

多元参与

创新创造落细做实“民心工程”

2018年6月7日,成都首家社区规划工作室——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宁江社区规划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龙泉驿区全域参与式社区环境治理活动——宁江社区花园微更新项目同步启动,271个社区花园中46个被居民当场认领。

龙泉驿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社区规划工作室的创新建立,标志着龙泉驿区城乡社区治理2.0版正式启动。该工作室通过制订社区发展愿景和目标规划,发动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参与社区共建,将进一步强化社区营造,促进社区多元共治、共建共享。

龙泉驿区西河镇是全国重点镇之一,是成都东山客家文化发源地。全镇46.4平方公里,有4个社区8个村196个村民小组共15万余人。近年来,该镇总结出西河客家先民和当代百姓“传家有道,处事无奇”的八大家风;创新社区教育“导向之家”“公益之家”“心灵之家”“关爱之家”等“四个家”,并创新形成了镇社区教育委员会、镇社区学校、村社区教育工作站的三级联动社区教育新格局。

以“文化搭台、社区唱戏”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创建社区文化与多元化机制。先后成立成都首家村级乡贤协会组织——西河镇天平仁和乡贤协会,成立“东客西河马拉松俱乐部”、卫星“国学读书会”“天平军乐队”、滨西“阳光柔力球队”等多个文体组织,形成“文化+教育+治理”相结合的三驾马车并行的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

“这是龙泉驿区以多元联动创新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龙泉驿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龙泉驿区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全社会多方参与、协调创新联动。探索建立由“研究院、议事院、交易所、展示所、进修所、实训基地”等组成的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激发社会力量助力社区发展治理。积极推行新型社区“两委”主导、“两地”互动、协同治理机制,推进生态移民社区融合工程,帮助新市民融入社区、融入城市。

狠抓“大项目”全力攻坚,统筹推进“五大行动”。2018年,累计改造棚户区660余户、城中村3000余户。实施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规划布局100个“15分钟公共服务圈”,启动建设首批7个“龙泉人家”邻里中心,启动皇冠湖城市新中心、体育中心等城市功能项目,建成生态绿道35公里。

狠抓“小切口”落地见效,先后投入130余万元,启动最美阳台、最美院落、最美小区“全域式社区环境治理”活动,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良好氛围;实施社区“造血增能计划”,培育出梵木文创、好秾人无人超市、社区茶咖等一批新经济业态企业。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五大行动”解难惠民、营造温馨社区;突出“五态”同步,激发新功能、加快社区功能和服务品质提升。未来3年内,全区各小区将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靓丽景观,使城乡社区治理真正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