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网融合”抗击慢性病

2018-12-28 08:07:32 来源:改革网 

深圳光明区获批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以综合防控网、全民健康保障网、医疗卫生体系网、健康信息管理网模式,全面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叶仕春 报道
    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美好生活乃至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的慢性病,往往容易被忽视,于是,如何防治慢性病日益成为改革共识。深圳市光明区2017年10月获批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大胆改革创新,坚持以综合防控网、全民健康保障网、医疗卫生体系网、健康信息管理网“四网融合”模式,全面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多方配合防治诱发病因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光明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配套设施不全。近年来,区政府加大力度、集中力量投入基础建设,公共设施日趋完善,但对比成熟城区,仍处于落后状态。如居民休闲娱乐场所较少,公共交通不够方便等。社康中心,人员配置不足,技术力量单薄,不利于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
    慢性病又称“生活方式病”,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多是诱因,而防治慢性病则需要多部门配合,卓然需要加强居民的配合度。
构建“四网融合”防治体系
    光明区委改革办负责人认为,防治慢性病,同样需要大胆改革探索。光明区“四网融合”模式创建时间不长,但反响热烈,对抗击慢性病起到了较好作用。
    构建综合防控网,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制度化建设。由政府主导,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联络员会议,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决算管理。建立绩效管理和评价机制,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关键是全民参与,每年通过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结合进社区、进校园宣讲等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推动中小学实现口腔保健、视力保健、营养均衡健康教育课全覆盖。有效增长和提高居民的慢性病防控知识与技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打造全民健康保障网,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全民化建设。首先是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全区创建健康单元40家,其中健康社区13家,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餐厅(食堂)各9家。提供便利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目前全区6个街道及其社康中心自助检测点覆盖率100%。其次是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推动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44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开放比例100%。建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71.2%。三是全面开展全民禁烟工作,禁止烟草广告,区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立无烟门诊,建设无烟机关、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
    编织医疗卫生体系网,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化建设。一是制定《深圳市光明区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以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为技术支持、医院为枢纽、社康中心为网底的三级慢性病防控体系,明确各级工作职责,有效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二是做好高危人群干预。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规范老年人体检、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和学生体检等,加强高危筛查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目前全区社康中心均可提供血糖、血脂、大便隐血检测和简易肺功能测定服务。三是做好慢非患者管理。通过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糖友会等组织,提高患者参与度,并将慢性病患者管理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考核内容,奖优罚劣。目前全区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均得到规范管理。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目前全区社康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社康中心常态开展中医诊疗和定期中医知识讲座,切实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
    建立健康信息管理网,收集、分析慢性病案例,为掌握慢性病流行规律及特点提供数据支持。一是加强死因监测。二是强化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监测。三是完善慢性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排查居民健康档案,综合分析评估,提出健康干预措施,开展个性化服务并全程监管。
为实现“健康中国”勇探新路
    在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中,虽有遗传因素,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病因,也是防治的良方。
    有专家传授16字“健康箴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对此,光明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只是相对个体的要求,作为基层政府,尤其卫生计生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人群,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检出和管理,推广高风险人群发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适宜技术,并督导和评价。助推全民健康理念,加强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目前,光明区致力完善慢性病防控网络,整合医院和社康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功能,打造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责任共同体,促进慢性病防治,为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健康中国”勇探新路。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