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陲农业县到创新型国际化城市 深圳经济特区成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2018-12-21 10:57:20 来源:南方网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期间对广东、深圳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寄予厚望,特别强调广东“成长出深圳这样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深圳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1979年蛇口工业区炸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到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发展出新时代的“蛇口模式”;从1979年经济总量1.96亿元,到2017年拉升到2.24万亿元;从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到闯出千余项全国第一;从昔日的边陲农业县到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改革开放成就了深圳,深圳改革开放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

  1978年4月5日,习仲勋南下主政广东。当时,广东的偷渡外逃问题严重。习仲勋到粤后的首次基层调研,便选择到逃港最严重的宝安县(今深圳市)。宝安之行,习仲勋深入边境农村、哨所、口岸,亲眼目睹了内地和香港的差距,使他萌发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尽快把经济搞上去的想法。

  此时,中央正在考虑实施对外开放战略。1978年春夏,中央先后派出3个考察组去境外考察,其中一个考察组赴港澳考察。赴港澳考察组返回途经广州时向习仲勋建议,把宝安、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积极发展建筑材料和出口加工业,开辟游览区吸引境外游客。习仲勋也向考察组明确提出了在毗邻港澳的地方建立试验区的大胆建议。赴港澳考察组回京后,结合广东的意见向中央提出了把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的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习仲勋迅速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着手筹建大规模的出口基地。1978年10月,广东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报告,得到中央批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思想的春风吹遍南粤大地。1979年1月,广东和交通部联合上报了《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中央随后予以批准。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震醒了沉睡的蛇口,标志着宝安蛇口工业区开始破土动工,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建议,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允许广东在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划出一块地方,兴办“贸易合作区”。广东省的想法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当听说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名称是叫“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还是叫“贸易合作区”还没有定下来时,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并强调:“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6月,广东省委向中央上报《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7月15日,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中发〔1979〕50号文)。“中发〔1979〕50号文”指出,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特区内允许华侨、港澳商人直接投资办厂,也允许某些外国厂商投资办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中发〔1979〕50号文”被形象地称为是经济特区的“准生证”。

  1980年3月,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会议形成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纪要》采纳了广东的建议,把“出口特区”正式定名为具有更丰富内涵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出决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告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正式通过立法程序确定下来。

  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特区的建设,使深圳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至1986年,深圳工业总产值已达34亿元。至1990年,深圳经济总量达171.7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排名第15位。自1993年起,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年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位。到2017年年底,深圳经济总量达2.24万亿元人民币,接近于香港的2.3万亿元。

  从“三来一补”到“创新之都”

  深圳从“三来一补”开始起步。凭借毗邻香港及土地、人工成本低等优势,劳动密集型的“三资”企业从香港涌入深圳。据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展厅记载,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主要采用“三来一补”形式办工业,后来逐步发展到以自产产品为主的“三资”企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将工作重点转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出口企业,创建保税区,拓展远洋贸易。至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已初步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1993年,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

  但当经济步入高速增长轨道时,深圳自然资源先天不足的瓶颈很快显现出来。

  1993年底,深圳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伊始,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吸引来的投资商中有不少低端、附加值低、粗放型、污染环境的企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严重污染环境,从全市层面来看,这些加工企业对我们未来发展是很不利的。”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在《深圳口述史》中提到。

  “深圳作为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率先发展的新兴市场经济城市,既不能重复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又不能走上以更多的财富消耗来创造财富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说,探索一种崭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以此示范全国,成为深圳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彼时,放眼全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突破口的新技术革命,猛烈冲击着传统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在此背景下,深圳抓住国际信息产业的崛起和全球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机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工业,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高新企业落户并引进一批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的制度环境。

  1996年9月,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动工,释放出深圳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信号。1999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更是深圳走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的“里程碑”。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到2000年,深圳计算机磁头产量已居世界第三位,微电子计算机产量占全国的25%,程控交换机产量占全国的50%,基因干扰素占全国的60%,同时还是全国最大的打印机、硬盘驱动器、无绳电话的生产基地。

  “在实现产业升级过程中,深圳采用的是主动转型而非被动转型的方式,不是要等到产业败象已露或衰落已成定局时转,而是在该产业仍兴旺时就着手部署升级转型,布局新的替代产业。”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深圳高度外向型的经济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危机里挖掘机遇。这一年,深圳又率先着手布局生物、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柔性显示、无人机等领域创新处于世界前沿。2017年R&D占GDP比重4.35%,为全国2倍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首位,2017年达2.04万件、占全国43.1%;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918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达40.9%。

  深圳与全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滨海城市,深圳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达200多条;国际客运航点41个,覆盖20个国家;去年5月,深圳开通首趟中欧班列(深圳至明斯克),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通“一带一路”的大城市。目前,深圳与全球55个国家的85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

  “合作区”“自贸区”“大湾区”效应叠加

  珠江口东岸,与蛇口一山之隔的前海,80多个工地同步在建,一座规划为世界一流的城市新中心初现雏形。

  在蛇口炸响改革开放“第一炮”30年后,深圳掀起“前海热潮”。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立志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再立潮头。

  2011年3月,国家正式将深圳前海开发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殊的22条先行先试政策,“对外开放”特征最为显著。

  满头银发的郑宏杰回忆称,2010年1月,53岁的他被“点将”担任前海管理局首任局长。“当年的袁庚杀出了一条血路,经过30年,很多制度已经形成,我们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适合未来发展的新体制机制。”郑宏杰说。

  起步之初,前海条件艰苦。郑宏杰回忆,管理局刚成立时,最初是在园区外租楼办公,随着建设的提速,管理局决定把办公楼搬到一线。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333个退役集装箱被就地搭配组装成前海管理局综合办公楼。

  “我们经常通宵达旦地讨论。有一次围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的制订等工作,我们从晚上讨论到次日凌晨5时。”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说,在前海成立初期遇到的各种困难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创新制度设计”。

  此后,一项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前海不断推出。据统计,前海对标国际规则,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大力创新,近年来累计推出364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全国复制推广28项,全省复制推广62项。

  “平均三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前海让“深圳速度”有了新的注解。“前海以大格局谋划区域开发开放,对标国际形成一批深具前海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进而驱动片区爆发式、跨越式发展。”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

  在制度优势和政策作用下,港资、港企、港人在前海加速集聚。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邢程,2014年来到前海,成为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的首批5名港籍员工之一。让邢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前海作为深港合作中的“探路者”角色。“在这里,很多项目都被冠以‘全国首家’‘第一单’之名,作为参与和推动者之一,这让人很有成就感。”

  2015年4月27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合作区”的叠加效应,推动前海加速崛起。

  前海蛇口片区挂牌至今3年来,片区注册企业从7.39万家增至16.86万家,日均增加80余家,企业数量占广东自贸区比重58.4%,占全国自贸区比重37.9%。另外,截至2018年8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汇聚汇丰集团、东亚银行等9580家港企,注册资本9230亿元。

  前海从滩涂起步,短短几年即成长为重要经济增长极,每平方公里产出超百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占深圳的60%。“越是开放,越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这决定着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向和集聚。”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说。

  除了前海,深圳还在高标准推进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有消息称,河套地区将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平台、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平台、深化深港紧密合作关系平台。目前,深圳已成立高规格的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领导小组及4个专责领导小组,计划在合作区实行更为便利的人员出入境政策、试行科技资金跨境流动政策。

  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新起点,深圳将举全市之力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等重点平台,携手港澳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城市。

  “深圳将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近日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数说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炸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

  ●1982年2月,菲律宾籍远洋货轮抵达蛇口港,这是靠泊蛇口港的第一艘外轮。

  ●1979年到1984年,深圳第一个打破过去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了土地拍卖“第一槌”,5年间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协议利用外资73.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32亿美元。1991年,深圳市引进“三资”企业951家。

  ●到1985年底,深圳经济特区已与外商签订协议4696宗,协议投资33.5亿美元,占全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六分之一,特区已有“三资”企业1075家。

  ●到1985年底,深圳工业总产值已从1979年的6061万元迅速增长至24.12亿元。

  ●自1993年起,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年居内地大中城市第一位。

  ●到2000年,深圳计算机磁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微电子计算机产量占全国的25%,程控交换机产量占全国的50%,基因干扰素占全国的60%,同时还是全国最大的打印机、硬盘驱动器、无绳电话的生产基地。

  ●2002年,深圳共有50家企业出口超过1亿美元。当年,深圳有26家企业进入全国出口200强,14家企业跻身全国进出口500强前100名。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殊的22条先行先试政策。

  ●到2016年,深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69家企业和机构,已在13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累计投资金额479.8亿美元。

  ●2017年,空客中国创新中心、ARM中国总部等80个优质项目落地深圳,世界500强企业来深投资达275家。

  ●深圳与全球55个国家的85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其中包括22个友好城市和63个友好交流城市。

  ●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自2015年4月挂牌三年多来,注册企业从7.39万家增至16.86万家,日均增加80余家,企业数量占广东自贸区比重58.4%,占全国自贸区比重37.9%。


[责任编辑:郭佳钦]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