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领域新增23万失信主体

2018-12-04 19:53:57 来源: 本网专稿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11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及公告情况说明》

中国改革报讯 记者何玲报道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日前发布《11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及公告情况说明》(以下简称《情况说明》)显示,11月法院执行、市场监管、税收征管、涉金融、统计等五大重点领域失信主体新增23万余个,有关部门通过机制化共享公示失信黑名单信息、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等,加大对重点领域失信问题的惩戒、警示和治理力度。

其中,11月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59,419条,涉及失信主体218,897个,退出失信被执行人主体79,692个;新增工商吊销企业10,293家,退出16,619家;新增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企业954家,退出68家;新增涉金融严重失信人400家,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107家,自然人293人;新增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50家,退出3家。

根据《情况说明》,有关部门将分别根据《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2016版)》《关于对涉金融严重失信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关于对统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对上述失信主体采取相应的联合惩戒措施。

《情况说明》显示,截至11月底,各部门共签署40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其中联合惩戒备忘录32个,联合激励备忘录5个,既包括联合激励又包括联合惩戒的备忘录3个;新签署《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和《关于对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在受托公示黑名单信息方面,根据《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11月新增因符合以上两个文件明确的严重失信行为而限制乘坐火车严重失信人1478人,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195人。

其中,铁路总公司提供189人,主要涉及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无票乘车、越站(席)乘车且拒不补票,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且危及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等,将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

民航局提供1472人,主要涉及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通道),随身携带或托运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和管制物品,在随身携带或托运行李中故意藏匿国家规定以外属于民航禁止、限制运输物品,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妨碍或煽动他人妨碍机组、安检、值机等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实施或威胁实施人身攻击,编造、故意传播涉及民航空防安全虚假恐怖信息,在航空器内使用明火、吸烟、违规使用电子设备,不听劝阻等,将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

证监会提供6人,都涉及逾期不履行证券期货行政罚没款缴纳义务,将限制乘坐火车高级别席位(包括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座以上座位)和民用航空器。

《情况说明》指出,失信主体应立即纠正失信行为,履行法定义务,并积极通过公开作出信用承诺、接受信用修复培训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主动改善信用状况,为顺利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公示及公告对象对公示及公告信息有异议的,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或直接向有关部门提出异议。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