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龙江-中国改革报看龙江,龙江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伊春市乌马河区夯实“四项基础”创省级文明城市

2018-10-29 16:30:45 来源:伊春市委宣传部 

       创建文明城市是从乌马河区委、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乌马河区坚持通盘谋划、标本兼治、重点推进,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坚持抓素质提升,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人文基础
       城市文明化进程,实质就是人的素质提升的过程,乌马河区把抓人的素质提升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性工程,摆在各项工作首位。一是深化教育升级工程,提高未成年人素质。投资5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400平方米的公办幼儿园,为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投资2760万元新建9200平方米乌马河中心学校,更新了教育教学设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了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为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小、初、高及贫困大学生按月发放助学金,最大限度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入学。二是实施强能提质工程,提升干部素质。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对全区党员干部进行学、考、评,分期分批轮训,以考促学,以评促廉,提高干部素质。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变“坐”学为“走”学,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基层调研、外出考察学习,把单向灌输式学习向双向互动式学习转变。三是实施群众教育工程,提升居民素质。建立志愿服务队39支,建设志愿者服务站10个,志愿者服务基地14个,设立了7个环卫工人临时休息点,组织机关干部、创文志愿者在全区4个主要路口,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启动了“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道德评选,引导广大居民传承家庭美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文工作,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林场、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等“六进”活动,促进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
                                          突出抓经济发展,为创建文明城奠定物质基础
       乌马河确定了以经济发展促进文明城创建的总体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三转二创一融合”的转型发展模式,为创建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一是向林中转,大力发展了以宝宇森林猪、北货郎食用菌、伊林立体黑木耳栽培为主的特色种养业。打造了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梅花山风景区、养溪谷度假区等旅游版块。二是向林外转,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华能、汇源等大企业相继落户乌马河区,5年来全区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5.2亿元。三是向域外转,与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在俄进行木材采伐合作,累计输出劳务人员5000多人次,职工总收入突破3亿元,进口木材13万多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四是鼓励创业,支持创新,推动融合发展。全局11个林场所都成立了股份制实体公司,林场所从过去的林业局生产车间变成了生产经营实体。引导职工群众发展项目,全区职工自营经济增加值突破2亿元。以融合理念、系统思维谋划工作,坚持生态与经济统筹、安居与乐业并举、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促进生态美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统一,为创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重点抓城镇建设,为创建文明城奠定环境基础
      坚持抓好城镇建设,坚持精品工程的理念,把提升品位和改善形象作为创建的基础工程。一是实施安居工程。完成了19907户、111.8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高标准建设了金居花园、幸福小区、在水一方、蓝宝石、尚河富都、宝宇城、南麓小区、锦绣家园等十二个精品住宅小区,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32亿元,对给排水、供热、供气管网进行全面升级。完成了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城镇载体功能显著提升,城镇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是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工程。建设了望园路、工农路、河西路、梅花路等道路,新建了景观大坝、音乐喷泉和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景观,乌马河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四是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城市执法力度,对环境卫生和城区“三乱”进行集中整治,集中开展店外店、乱贴乱挂、违章建筑等一系列整治活动,为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深入抓责任落实,为创建文明城奠定保障基础
       乌马河区把抓好责任落实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保障,严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了文明城市建设平稳有序地进行。一是落实责任机制。通过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和全委会议,将创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把结果与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的奖惩、评先选优等直接挂钩。严格执行“三包责任制”,即主要领导包片责任制,分管领导包段责任制,机关干部包点责任制,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设计活动载体。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星级社区”“五好家庭”“诚信创建”“百姓大舞台”和“三服务”“六项整治”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浓厚创建氛围。充分运用板报、宣传栏、发放传单和横幅等媒介,深入细致地宣传创建知识,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创建工作例会、日报、巡查等项制度,并长期坚持。同时,确定每周五下午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环境卫生清洁日”;完善投入机制,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创建工作保障资金,广泛发动驻区单位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保障创建工作有效开展;深化监督机制,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作用,依托群众监督,查找不足,征求意见,加以落实,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责任编辑:彭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