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管理要靠行政法规加标准

——访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司长陈斌
2018-10-24 09:37:28 来源:本网专稿 

陈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高弘杰 摄


□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宏伟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工业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在诸多工业产品中,汽车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首次突破9000万辆,其中我国市场销量几乎占据了总销量的1/3。至此,我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九年居全球第一。

陈斌,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司长,在政府部门从事制造业管理工作30余年。他既是我国汽车产业践行改革开放,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的见证者,也是汽车行业政策制定调整、汽车行业管理改革的参与者。

“坦率地讲,正因为改革开放,我国汽车产业才能走到今天。在所有的制造业领域,它应该是发展最好的产业之一。”陈斌如是说。

中方汽车股比不低于50%

30多年间,迂迂回回在不同机构和部门任职,但汽车产业一直是陈斌重点关注的领域。他介绍说,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下,我国汽车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汽车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由年产量十几万辆到现在的近3000万辆的发展历程。

1994年,陈斌参与并见证了我国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出台。“回顾过去,愈发感觉当初出台汽车产业政策是必然的、及时的、正确的。”陈斌认为,此政策的出台,第一,规范了政府管理,避免了各部门间出现相互交叉管理的政策。第二,对外开放坚持了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为我国汽车产业今后发展预留了阵地和舞台。第三,坚持了国产化政策,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为中国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第四,除外交、政府双边协议规定外,所有进口汽车、摩托车一律照章纳税,成为我国第一个不得减免税的商品,也为国产汽车保留了市场空间。第五,明确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是发展制造业而不是组装业。第六,明确提出要依据技术法规来对汽车实行认证。

谈及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陈斌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汽车股比外资最高不超过50%的规定,即“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1993年,我们起草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时就看到,汽车将来一定是我国最大的一个产业,我们要保持住自我,保留中方资本发展的阵地和空间,这是推出股比限制政策的出发点。”

2004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陈斌是起草者之一。陈斌回忆说,该政策坚持了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几项基本原则,但根据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加入WTO时的承诺做了一些修改。“当时报到国务院的时候,是两个政策,一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还有一个是汽车产业消费政策,说心里话,我们对消费政策更为看重。因为汽车是市场竞争性产品,如果消费能够规范,消费能够升级,汽车产业的发展才能规范,才能升级。”后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后把这两个文件进行合并后发布。

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汽车工业从量上满足了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陈斌认为,汽车产业由大变强不再是量的增长,而应该是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转变产业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引领消费需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陈斌指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三大障碍,具体表现在工业材料、工业控制系统和专用生产设备三大短板。

“坦率地说,工业材料技术不过关,这个国家的产品水平永远过不了关,这个国家的制造业也进步不了。世界制造强国首先必须是材料强国。”陈斌以吉列剃须刀片举例说,一个小小的刀片只有几克,却可以卖几十元,就是因为材料好。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属于汽车行业吗?显然不属于,它涉及电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行业。而这些行业恰恰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短板,需要组织跨行业的人才集中突破。”陈斌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定要把制造、材料、信息等多学科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这样才有可能实现。

在专用生产设备方面,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还是有限的。汽车产业的专用生产设备绝大部分还是靠进口。陈斌对此分析说,这主要因为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都处在相对封闭、各自发展的状态,行业融合发展尚未建立。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今年将组织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制定发布2018年重大短板装备项目实施方案,启动编制重大短板装备创新发展指导目录。把提升智能制造供给能力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加快突破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及工业软件系统,特别是尽快补齐关键短板装备、基础零部件、系统软件等“卡脖子”问题。“机械装备和汽车本是一家,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这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一锤子买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是给我国汽车行业提供了新机遇。

去年4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与国际同步发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陈斌看来,新能源汽车是集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代表性产品,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有强大的资源、雄厚的资本、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精神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同时打破行业壁垒,打开企业围墙,实施创新型发展和开放型发展对新能源汽车来说至关重要。传统汽车依然是支撑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产品基数大,消费人群多,对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汽车工业的产业升级依赖于传统汽车的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发展是相互兼顾、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两条腿走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对于未来的汽车产业管理方式,陈斌建议,应该实行法制化管理,而不是依靠政策来管理。其实,在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之初,他就表达过“希望这是我们最后一个产业政策”的态度。

具体而言,陈斌希望把过去管理产业用红头文件加标准的方式改为行政法规加标准。由事前环节适当放开,转到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而在具体操作方面,陈斌建议分阶段逐步放开,先放开新能源汽车及商用车领域。

“我们在总结40年来改革开放成绩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也要总结一些经验教训。这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开放。”陈斌建议,在如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努力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积极推动自主品牌能力发展,推动我国汽车工业早日实现由大到强。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