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今年来,贵州省印江县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精准选派、精准管理、精准发力、精准奖惩”驻村干部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驻村干部履职尽责活力,为脱贫攻坚整县“摘帽”提供人力保障。
一是精准选派确保“能干”。推行“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选派机制和贫困村根据发展需要挑选驻村干部的择人机制,实现因村定人、因需择人“双向”选择。今年,全县共选派1486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其中,把114名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派到党建后进村、489名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派到产业薄弱村、287名熟悉社会工作的干部派到矛盾突出村,做到精准选派、上阵能干。
二是精准管理确保“实干”。推行“线上+线下”管理模式,率先开发“印江驻村”微信服务管理平台,对驻村干部到岗到位、工作动态等实行全天候、全方位远程动态监管;“线下”推进17个乡镇驻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加强对驻村干部的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和管理服务。出台《印江自治县驻村干部“四个划转”管理办法》《印江自治县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印江自治县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强化对驻村干部的精准管理、考核和评估。今年来,对履职不力的25名驻村干部实行召回管理、停职撤换等处置。
三是精准发力确保“会干”。明确第一书记为所驻村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统揽本村脱贫攻坚一切事务。开设驻村干部业务提升专题培训班,根据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适时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按季度开展驻村工作业绩比拼“擂台赛”,根据排名评选“骏马”和“蜗牛”两个类别,运用到驻村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中。目前,共开“擂台赛”2期,评出“骏马”85人 ,“蜗牛”37人,推动形成“人人发力、个个尽力”驻村工作氛围。
四是精准激励确保“愿干”。出台《印江自治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办法》,整合1000万元建设村小食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小澡堂“五小”工程,投入127万元为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消除驻村干部后顾之忧。实行经济补贴和政治待遇优先机制,对驻村干部按每天55元的标准核发生活补助、每月报销2次往返交通费、每年开展1次体检,具有1年以上驻村工作经历的干部在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今年来,驻村干部被提拔任用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