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打造全市中小学“放心餐”工程,9万户学生家庭实实在在深怀获得感
□贡雨家
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高度关注百姓重点民生需求,将人民生活的高质量作为工作开展的着力点。以打造全市中小学“放心餐”工程为抓手,从创新服务机制、优化管理机制、严格监督机制、加大民生投入等方面入手,让溧阳9万户学生家庭在生活中真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树立一个目标,高起点定位全市“放心餐”工程
溧阳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食堂124个,每天保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午餐就餐人数达9万余人。9万余学生后面是9万余个家庭的需求,为此溧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放心餐”工程的打造,高起点定位,树立“食堂管理超星级酒店,让学生吃上更安全、更营养、更新鲜、更实惠的放心餐”的目标,严格按照“后厨设备标准化,学生餐厅舒适化,环境布置育人化”的建设标准进行打造。
联合出台了《溧阳市学生“放心餐”工程实施意见》,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把学生“放心餐”工程做成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
创新运行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市场”的系统化供货服务机制
为推动“放心餐”工程高品质发展,溧阳市从政府、企业、市场三方入手,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不断夯实运行基础。
政府完善制保障。建设大宗食材供应商“遴选制”。溧阳市教育、粮食、财政、农林、市场监管五部门联合制订并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及原料综合配送供应商遴选制度》,并出台《关于选定食材综合配送供应商工作流程的通知》。严格把好企业入围关,从供货源头控制食品质量。
实现市场优胜劣汰制。对遴选出的供货商事由市场进行动态挑选。通过由五部门及家长代表组成遴选小组年度考核、服务对象季度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来实现供货企业的优胜劣汰,确保一流的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全市遴选出的24家综合配送供应商、9家食用油定点供应商和1家食盐定点供应商对学校食堂的大宗食品实行统一配送或定点服务,实现学校食堂食品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
做好规模化、标准化的供货商培育。对优质的供货企业,政府定期组织其赴外地参观考察,不断提升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担当,鼓励他们对标先进,提高标准,用更好的内在实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制定供应商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标准。从制度层面培育企业的有效供给体系。
补贴精准滴灌,提升学生群体真实的获得感
政府以民生为本,不断加大对放心餐工程的资金补助,做到“两个投入”精准到位,并将补助用在实处。
加大食堂运营成本补贴。市财政每年补贴2580万元用于学校食堂员工工资,各校食堂的水、电、气等费用支出,将全市学校食堂的运营成本全部纳入政府管理,彻底解决了伙食费用于负担成本费的问题,保障了学生缴纳的餐费全部用于学生伙食。让学生的伙食实实在在变成看得见的放心餐。
加大食堂升级改造投入。全市一次性投入2060万专项资金,用于全市36个非建制镇学校食堂基础建设,整体提升全市学校食堂硬件标准。重点是餐厅环境提档升级,实现学生用餐环境舒适、温馨、个性化的建设。
优化内部管理,实现软服务的提档升级
优质科学的内部管理,是溧阳市“放心餐”工程品质的内在保证。
形成齐抓共管的服务机制。建立以溧阳市政府牵头,教育、财政、市场监管、农林、粮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学校第一责任、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定期商讨和解决学生“放心餐”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实施食堂财务管理“集中制”。全市学校食堂财务实行集中管理,由溧阳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财务管理,并引入联合督察机制,让食堂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透明。
严格学生食堂就餐“陪餐制”。全市中小学食堂均建立学校管理人员轮流陪同学生就餐制度,学校每天安排2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陪餐,陪餐人员和学生实行同标准、同时间、同区域的“三同”要求。制定陪餐安排表,并在校园网、公示栏、食堂(或餐厅)等明显位置公布公示。同时,学校食堂做到随时接受市领导、家长进校陪餐。
试行中央厨房“配送制”。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坚持食堂自营的基础上,推行中央厨房配送。部分无食堂或食堂不能满足需求的学校,实行中央厨房企业进行配餐,确保“放心餐”工程全覆盖、无遗漏。学校膳食委员会全程参与选择和监管,确保学生用餐品质。
实行“五个覆盖”,筑牢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高效能的监管决定高质量的服务。溧阳市全力实行“五个覆盖”,为持续推进高质量的放心餐保驾护航。
“明厨亮灶”实施率全覆盖。市财政投入600多万元,对学校食堂的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探头,完成全市公办学校“明厨亮灶”工程,学校食堂监控系统接入市教育局智慧校园平台,接入率达100%。
“后厨监管”信息化全覆盖。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监控巡查和现场督查等方式,进行学校食堂后厨管理督查,每天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在“食堂管理群”进行曝光,并督促及时整改到位,让食堂管理无死角、无盲区。
“五常+”管理体系全覆盖。全市学校食堂后厨全面实行“五常+”管理体系,采用“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检查、常自理”加强细节管理,有力地保障了后厨操作的规范性。
“食堂人员”专业培训全覆盖。市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对全市所有学校膳食委员会负责人、食堂工作人员分学区组织专业培训,通过专题培训让食堂工作人员知晓操作规范及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
“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全覆盖。每学期组织对全市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安全工作现场检查,监督覆盖率达100%。同时,委托常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以电话调查的形式,对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进行食堂满意度测评。在此基础上,组织评比、公示,定期对外公布“品质食堂”光荣榜。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