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绿道畅意行 快乐浦东慢生活

2018-09-19 14:18:30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王军善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的主题曲,大家耳熟能详,至今还在传唱。上海的两个简称“沪”“申”都与黄浦江有密切的联系,黄浦江古称“春申江”和“沪渎”,把上海分成了浦西与浦东。如今浦东新贯通的22公里岸线,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岸线于民,成为上海市民和游客亲近黄浦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与浦西外滩相得益彰,让黄浦江真正成为市民身边的母亲河。

新添22公里城市风景线

8月31日上午9点,上海晴空湛蓝,白云朵朵,清风徐来。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来到了陆家嘴滨江金融城附近的黄浦江东岸,眼前一亮,浦江风光尽收眼底。江面宽阔,江水滔滔,巨轮小舟来来往往。浦江两岸,高楼林立,江对面是白玉兰大厦,高度320米,是浦西的最高建筑,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建筑顶部的造型就像一朵盛开的玉兰花。东岸的高楼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

在浦东昌邑路滨江,记者见到,市民已经可以轻松走到最靠江的江边,可以在这里观景、跑步、打太极,也可以沿着整整22公里的滨江沿线骑行、散步。记者身边造型古朴的木结构建筑是供市民游客休息、观景的驿站,名字起得很有诗意,很雅致,叫望江驿。此江此景,诗情画意,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既有高楼大厦,又有古朴驿站,江面轮船穿梭繁忙,江岸绿带幽静绵延,让人不禁想起2010年世博会的那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经常在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绿道骑行的记者,暗暗下定决心,下次来上海,一定要沿着22公里岸线,从杨浦大桥骑行到徐浦大桥,亲身感受黄浦江两岸的繁华与美丽。

实际上,黄浦江浦东、浦西两岸共计45公里的岸线已经在2017年年底前全线贯通。在浦东,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滨江岸线上错落起伏地布置了3条道:一条散步道、一条跑步道、一条骑行道。

上海东岸集团建设管理部总经理陈立告诉记者,滨江贯通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堵点和断点,仅浦东地区滨江去年一年就排摸出29个堵点,包括工业厂房等。这些堵点分属于不同的企业事业单位,要一个一个分别沟通、协调拆除。浦东拆除了8万余平方米的老旧建筑,把27万余平方米的江畔步道还给了老百姓。

“拆除可不能一刀切,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厂房、遗址,我们都重新设计、改造开发。”陈立说,浦东滨江22公里沿线还设计建造了15座桥梁,这些桥梁如今看上去只是一座座亲水观景平台,但实际上它们承载了水利防汛的重要功能。

22公里的滨江步道上,还建设了22座木质结构的驿站——望江驿。每个驿站建筑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有散发着香气的卫生间、有三面落地玻璃的休憩图书室,可以临时储物、借雨伞、借充电宝。每天9点~22点免费对外开放。

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随着城市发展迈入转型升级、存量更新的新阶段,黄浦江东岸也承载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优化和文化功能集聚等诸多诉求。因此,浦东打通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两桥之间滨江区域的堵点断点,将生产岸线转换成生活岸线,真正实现全线贯通开放,还江于民。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秉承“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理念,对照“2017年底45公里岸线全部贯通、全面开放”的目标任务,浦东新区启动了黄浦江东岸22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工作。2017年底黄浦江东岸22公里全线贯通开放,实现了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岸线于民。

陈立介绍说,东岸贯通工程展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具体实践中,东岸贯通以绿廊、高桩平台为主要的开放空间载体,镶嵌不同区段特色的自然环境、标志景观、运动休闲场所和配套服务设施,展现浦东滨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特色性,打造成公众休憩旅游、健身运动、体验自然的城市公共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沿线公共绿地中,设置“漫步道、跑步道和骑行道”三条不同标高的慢行系统。“低线漫步—中线跑步—高线骑行”三条贯通,其中低线亲水道,适合市民亲水近水,漫步嬉戏,平均行进速度小于每小时5公里;中线跑步道,市民可以在这里进行慢跑健身,平均行进速度小于每小时10公里;高线骑行道适合快跑和慢骑行,平均行进速度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三条道在周边绿化树木中蜿蜒曲折,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大大提高市民游客跑步锻炼的品质。

据陈立介绍,对22公里沿线由自然河道、轮渡站码头等形成的断(堵)点,设计桥梁作为连接和跨越的贯通方式,建成了7座跨河桥梁(洋泾港桥、白莲泾桥、倪家浜桥、川杨河桥、三林北港桥、三林塘港桥、张家浜桥)、8座跨轮渡站或其他类断点桥梁(歇浦路轮渡桥、民生路轮渡桥、其昌栈轮渡桥、泰同栈轮渡桥、南码头轮渡桥、小陆家嘴水厂连桥、世博栈桥和鳗鲡嘴慢行桥)。慢行桥设计方案通过国际招标、层层遴选、好中选优,桥梁造型各具特色,线形流畅自然,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既连通了公共空间断点,又像一个个雕塑静卧江边,成为沿线重要的景观标志。跨线桥与原有轮渡建筑的二层空间“有效衔接”,在提供流畅的慢步体验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公共空间“观景平台”,让市民拥有更佳的观景视角,实现了“断(堵)点变亮点”。

锦上添花的神来之笔是,打造1公里公共服务圈,沿线22公里设置22个驿站,驿站内实现卫生、休憩、健康、储存、应急、信息六项功能。驿站外绿地公共空间,座椅、售卖机等其他便民设施因地制宜统筹配置。安全防护、无障碍设施、标识引导等措施同步跟进,让大众在滨江享有更便利、更安全的体验。

此外,浦东对标国际一流滨水区,对沿线工业遗存进行改造提升再利用,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内涵,留存城市记忆,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记者了解到,原有煤仓及其廊架改造成的艺仓美术馆,已正式运营,展出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各类作品,一年来展览13场次,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上海船厂造机车间改造成的“船厂1862”,将156年历史的老厂房,提升成为集文化、艺术、演艺功能为一体的时尚艺术中心,即将闪亮登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作为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已改造完成并对公众开放,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与此同时,大歌剧院和浦东美术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已在沿江布局,浦东美术馆已开工建设。黄浦江东岸沿线正在逐步引进文化项目,正在逐步集聚文化效应。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