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人的“硬汉柔情”

2018-09-13 09:50:00 来源:本网专稿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王健生

中国宝武大厦

东经121°,北纬31°。上海自贸试验区B片区是全上海央企密度最高的区域,13家央企在此落户,建设了27幢央企大楼,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实践验证者。中国钢铁巨人、国企改革的先行者——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就坐落在这里。

近日,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随“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859号的中国宝武集团总部,实地感受共和国钢铁骄子在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成果和改革实践。

“大国重器”光耀东方

秋日的上海,天高气爽,宝武大厦巍峨耸立。在南大堂主入口处,一块别具钢铁特色的景观铭牌气派威武,这块铭牌原材料来自湛江钢铁的连铸坯和第一炉铁,记录着中国钢铁四十年的辉煌历程;在大厦西南主入口处,一座由湛江钢铁一高炉第一炉铁块熔铸而成的铁牛雕塑,象征着中国钢铁锐意改革、奋发进取。

 

绿色厂区——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指挥中心大楼和厂区俯瞰

回顾宝钢之路,犹如打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1978年12月23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宝钢工程打桩兴建。宝钢的建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它是中国从国外引进的最大工业项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和规模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

宝钢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成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宝钢实现了硬件方面的赶超,使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少缩短了20年。

2016年12月1日,由宝钢集团与武刚集团联合重组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总部挂牌成立,钢铁航母启航。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中国宝武不忘初心,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做强钢铁产业的使命,承担起提升国有资本竞争力的责任,同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不断创新创效。

据中国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介绍,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宝武实现钢产量6533万吨、营业收入4642亿元、利润140亿元,继续保持国内钢铁行业业绩最优。连续第15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162位,在全球钢铁业界排名第二。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分别给予中国宝武全球综合性钢铁企业最高信用评级。

宝钢股份智慧制造贴标签机器人

崭新的中国宝武以新担当、新作为履行“大国重器”的责任与使命,向社会大众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

40年来,宝钢通过艰苦创业、持续创新,创出了世界一流业绩,建成了世界一流企业。宝钢人履行了“建好一个宝钢、上交一个宝钢、输出一个宝钢”的承诺,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0年来,宝钢走出了一条大规模“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创新”建设特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之路,走出了一条钢铁企业质量效益型集约式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中国钢铁企业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走出了一条中国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改革发展之路。

宝钢的成功不仅验证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这一科学论断,同时也成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知行文化”凝聚共识

12月29日,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宝武举行建设一流总部员工队伍“零距离·凝聚力”集团总部员工面对面沟通会。职工在会上坦言,当年最有获得感的是,总部重启高级经理选聘和薪酬切换,让员工看到了职业发展的空间。

关爱员工三八妇女节健步走活动 

“成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司典范”是中国宝武的重要理念,把爱员工放在根本位置,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积极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成长环境,从激发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出发,不断完善员工成长与发展体系,为员工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与发展,是中国宝武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荆楚工匠、国家技能大师、武钢有限质检中心高级技师朱有发在向工作室成员传授技能

“质量是我们的名片”“改革创新是宝钢人的基因”“绿色环保从点滴做起”“热心公益,拥有美好的心灵”……这是记者看到的《宝钢人的知与行》中的闪光精神。这本凝聚了宝武在多年改革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所创造、积淀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的册子,自2015年5月15日问世以来,在广大员工中的知晓度、认同度不断提升。中国宝武积极在广大员工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知与行”主题系列活动,促进公司文化认知的“落地生根”。目前,“宝钢人的知与行”已逐渐成为宝武员工的文化认知和行为指南,广大员工争当知行合一楷模,投身企业改革发展。

大国工匠王军在现场点检设备

宝武工匠创新人才宋俊

首届上海工匠王康健冷轧现场检查轧辊表面

2017年11月16日,全国总工会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会上,命名了100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其中,宝钢股份王军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至此,中国宝武已有孔利明创新工作室、王军创新工作室获此殊荣。

按照项目化方式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中国宝武一个重点工作项目。集团公司现有职工创新工作室232个,经过多年发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职工岗位创新活动的重要阵地,培育一线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公司的大力倡导下,广大员工焕发出了创新创造的热情。

从创新工作室走出来的创新能手、涌现的创新成果不胜枚举。其中包括8名省部级工匠、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6年共有7名一线工人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军创新工作室成立九年多来,先后培养了5名工人发明家,国内外发明展获奖86项,5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亿元。

“不招人嫌”更要“讨人喜”

陈德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钢厂首先要做到“不招人嫌”,同时也要“讨人喜”,通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为所在的城市环保做出贡献。

 湛江钢铁水库

“宝钢建在上海,会不会加重上海的环境污染?”过去我国大型钢铁厂的基本景象是,浓烟遮天蔽日、污水流淌成河、废渣堆积如山、尘土到处飞扬。但是,从现代化的宝钢建设开始,情况有了根本改变。宝钢是按世界一流的目标建设的,从建设开始就对节能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从而改变了传统企业“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开创了一条以争创世界一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建设、生产和节能环保同步发展为原则,以严格完善的环境管理为基础,以生产工程治理和绿化工程治理相结合为综合防治对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厂区樱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宝武不断延展钢铁绿色,驱动钢铁生态圈绿色智慧转型发展,促进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成长。

研发了钢制易拉罐节材技术,把制作罐体的钢材厚度从0.28毫米减薄到0.225毫米,而制成的易拉罐罐壁最薄处只有0.007毫米,每个易拉罐的碳排放量因此减少15%。

宝钢股份厂区绿色环保 

高炉产生的废弃物高炉矿渣,经过磨细处理后用作混凝土添加料,已“融入”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上海中心大厦等工程和建筑。

2017年,中国宝武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和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通过落实固废不出厂、废弃物产品化,帮助消纳废油漆桶等城市工业垃圾,实现了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实现了高能效变压器用薄规格低铁损取向硅钢、第三代超高强钢QP980GA等一批钢铁精品的全球首发、量产。

根生土长寸草春晖

2018年的元旦,宝武离休干部仇醒亚和郑碧云夫妇反复收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有感于每句话所蕴含的深厚为民情怀,一次性缴纳特殊党费20万元。他们的愿望是“与全国人民一起参加到脱贫攻坚战中”。

宝武对口援助的西藏仲巴县城 

中国宝武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始终把脱贫攻坚当作一把手工程加以落实。

记者在浦东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宝武挂职镇沅县副县长董晋斌带领镇沅县企业到上海考察,促成当地蔬菜企业与上海6家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上海销售蔬菜3126吨,销售额1765万元,带动农户5431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02户。云南省副省长陈舜说,中国宝武帮助云南当地企业把产品打入上海市场,是实实在在的帮困、扎扎实实的脱贫。

坚持选派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干部担任定点扶贫挂职干部,2004年至今,宝武已派出云南扶贫挂职干部13位。

援藏16年,投入资金4.46亿元,实施175个援助项目;援滇16年,投入资金1.49亿元,实施482个援助项目;援青3年、投入资金3539万元,实施12个援助项目……

这些详实的案例、数据,体现了钢铁的担当,传递了钢铁的温度,彰显了中国宝武在与利益相关方、社会大众共筑“友爱的宝武”过程中的努力付出,以及强大的决心和信心。

业精勤进,人和为本;根生土长,寸草春晖。肩负着我国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的历史使命的钢铁“硬汉”,在奋进的新时代,彰显出成熟企业的责任担当和眷眷柔情。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行动就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就。”陈德荣说。

新时代的钢铁巨人,正站在历史性的新起点,向着“全球钢铁行业引领者”阔步前行。

(图片由中国宝武集团提供)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