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贵州-中国改革报看贵州,贵州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与发展研讨会在贵阳举行

2018-09-11 14:26:22 来源:中国改革报贵州记者站 

     (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 9月9日,以“高端交流、高效合作、资源共享、引领未来”为主题的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与发展研讨会在贵阳举行,国内外酒业领军企业、著名白酒专家等嘉宾齐聚研讨会共展头脑“风暴”,为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与发展建言献策。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白鲁建在致辞中表示,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特色优势产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2017年中国白酒市场,贵州省白酒产业实现总额420.3亿元,产量约占全国的3.8%,销售收入约占全国12%,利润约占全国33%,供给能力好于全国。茅合品牌价值达115.48亿美元,超过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习酒、国台、董酒品牌价值分别达260.75亿元、102.55亿元、53.37亿元,呈稳定增长态势。近五年,全国来黔投资相关酒类产业290个,投资额720.9亿元。其中,遵义179个,投资额539.3亿元。
    贵州是中国白酒重要产地,也是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据相关数据统计,贵州省生产许可酿酒企业649家,贵州省白酒小作坊企业4000余家。目前,贵州白酒企业共获茅台、金沙、国台、珍酒等14枚中国驰名商标。其中,茅台、董酒、鸭溪、赖永初获“中华老字号”。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院综合研究室主任刘卫民认为要达到“百花齐放”,政府应该做好区域品牌的营销。酒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对于中小型的酒企业来说,应当借助于像茅台这样的区域品牌,提升自己的质量,才能够在更好的走出去。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认为,近5年来贵州省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450.7亿元涨到828.7亿元。2017年以酱香型品类为特征的黔酒板块,在茅台的引领下呈现平稳增长。贵州白酒主营业务收入821.6亿,同比增长44.4%,占全球14.6%,利润总额420.3亿元,占全国白酒利润总额的41%,在全球白酒产业当中呈现了非常大的亮点,但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品牌建设不充分、产业关联度低的情况明显。
   宋书玉希望,贵州酿酒产业的发展应当围绕供给侧方向,打造世界第一流的品牌,培育世界著名的产区,并引导贵州中小白酒企业发展“特色模式”,推动白酒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最终形成贵州以白酒产业为龙头引领,农业种植、文化、旅游、康养、金融、包装、物流大数据关联产业联动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
    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鲁成军表示,目前,遵义市白酒企业1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13家),以茅台为引领、赤水河谷为核心、两点同发展、上下游推进、各区协同的“一带两点”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已经形成。现在正在全力打造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全省首个千亿级产业、全国首家千亿级白酒企业、“中国酱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到2025年全市白酒产能超百万千升。
    仁怀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汪能科说,“仁怀现有白酒生产企业346家,销售企业1497家,涉酒企业2800多家,其中,2000万规模以上74家、产值上亿元的27家。当前我们正在实施“1314”产业战略,即打造1个千亿企业、3个百亿企业、10个十亿企业、40个亿元企业。”会上,汪能科对工业经济、酒旅融合、城市建设三个方面的项目做了重点推荐。
    此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部主任赵萍以“当前消费主要特点与酒类消费前景展望”为主题、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刘卫民以“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的白酒产业发展机遇”为主题,为贵州白酒乃至整个酒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活动现场,相关企业达成投资类合作项目9个,总投资72.5亿元。“中国酱香型白酒酿造研究院”也在此间正式揭牌成立。

[责任编辑:田洪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