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民间投资呈“两稳两优”特点

2018-09-06 21:10:00 来源:本网专稿 

□投资增速持续增长势头较稳,占比较稳;投资结构有所优化,部分地区投资增长趋势优

□国家发改委已筛选出200个民间投资项目,将于近日全部完成推介

9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民间投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高弘杰摄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刘政

9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民间投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介绍,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前7个月达到了8.8%,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2.6%。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10条”和《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民间投资成投资主力军

“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甫一开场,就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他用四个“看”深度剖析了我国民间投资五年来的发展成果。

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2726万家,个体工商户6579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前7个月民间投资增长达8.8%

欧鸿表示,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工作部署,通过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推进实体经济降成本、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产权保护改革取得实效、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广宣传地方促进民间投资典型经验和做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取得了新进展。

欧鸿表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回升态势,今年1月~7月民间投资增长8.8%,比整体投资增速高3.3个百分点,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运行总体呈现出“两稳两优”的特点。两稳分别是: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增长的势头比较稳。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始终高于全国的整体投资增速,而且增幅逐月扩大。民间投资占比比较稳。近五年来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两优分别是:民间投资的结构有所优化。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远高于有色金属冶炼等传统产业。部分地区民间投资增长趋势优。1月~7月,浙江、广西等17个省份的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了10%,其中福建、湖南的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了20%,对全国民间投资增长形成了重要支撑。

韩志峰表示,尽管民营企业民间投资还在个别地方和领域存在制约,但从总体看来,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民间投资环境已有了根本性改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绝大部分领域已对民间投资开放,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断丰富,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前不久刚刚发布的2018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237家,比去年增加了11家。

在互联网等前沿领域,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鼓励民间投资政策不断落实,民间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会越来越大,整体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韩志峰说。

六大重点工作推动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汇报。会议强调,要研究完善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对此,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近期又专门印发了《关于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督促各地抓好贯彻落实。

据欧鸿介绍,主要有六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抓紧向民间资本推介一批重点领域项目。国家发改委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筛选出了共20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8月22日,国家发改委已联合民航局推介了民航领域的17个项目。其他183个项目,将于近日完成推介。

二是加快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各地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抓紧建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项目库,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项目推介机制。同时,持续做好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健全本地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四是多措并举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各地支持金融机构和政府各类信息平台加强合作,加大对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五是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规范参与PPP项目。

六是继续优化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推动各地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督促地方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

为民间投资营造最优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巡视员郝雅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五年来,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已经超过1亿户、增加近80%,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1300万人,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超过2/3。

“目前,国家发改委按照国务院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借鉴国际经验,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指标体系。”据郝雅风介绍,目前,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主要聚焦完善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机制;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三方面工作。从时间安排看,计划2018年年底前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在22个城市开展试评价;2019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部分地级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2020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表示,为促进改善投资环境、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增强民间投资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持续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