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构建“文化+”新业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8-14 22:28:32 来源: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何广丙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党的十九大为我国跨入新时代发展绘就“路线图”,四川省洪雅县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围绕文化助力“一地三区”建设,扎实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学习”活动,创新推动“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不断为区域经济大发展聚智聚力。

今年以来,洪雅县围绕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频频发力,新发展文艺表演团体2家,柳江古镇成功申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洪雅国际藤椒文化旅游产业园完成投资2300万元,法国PVCP集团向中国输出的首个“欧洲版自然迪士尼大型综合文旅项目”等项目正式落户,全县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助力文旅产业融合

作为曾多次斩获“四川省、全国生态文明奖”荣誉的洪雅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强力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元素,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成为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动力。

据悉,洪雅县素有“中国民间台会艺术之乡”的美称,台会起源于唐朝后期的灯会、地会、庙会,由民间自发组织,自唐朝以来在全县各乡镇都延续至今。据清嘉庆《洪雅县志》记载“五月二十七,传城隍神诞、皆演剧、极为烦嚣”。每台会即是一折经典戏剧片段,在大小不等的八仙桌上,能工巧匠们用竹、纸和绸缎扎成各种事物和景物,然后选用少男、少女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高立于台上,和着乐器和各种文武故事情节、表演凝固其中,感人的形象激励人心。

2004年12月,四川省文化厅授予洪雅县“四川省民间台会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12月,文化部将洪雅县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7月,省人民政府公布洪雅五月台会(城隍庙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县域经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洪雅县以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学习”活动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融合,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形成新业态发展格局。

“洪雅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但能代表洪雅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很少,且没有核心文化品牌进入全国全省行列,国家级非遗项目至今还是空白,导致洪雅文化整体影响力不够、知名度不足。”洪雅县副县长姜定波表示,“如田锡文化,作为宋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范仲淹、苏东坡赞誉为‘天下正人’‘古之遗直’,其廉政精神却仅在全市党风廉政系统内流传,未能在更广阔的平台和领域宣传。”

为突出洪雅生态的原生性、优越性,该县以“生态文化”为洪雅文化核心主题,统领雅文化、汉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饮食文化等。洪雅县政府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定期举办洪雅生态文化节、瓦屋山打笋节、七里坪山花节等。

此外,洪雅县创新推进“文化+旅游”“文化+康养”“文化+工业”“文化+农业”,将文化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从传统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高科技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并以建设天府花园·国际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围绕青羌、雅女、止戈等文化,在瓦屋山景区、柳江古镇布局大剧院、大舞台,打造独具洪雅特色的雅女情景剧、四大家族歌舞剧、青羌文化舞台剧等演艺活动;以建设康养产业示范区为引领,依托生态文化,结合森林资源和宗教文化,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抗衰康养、中医康养、禅修康养等康养业态;以建设绿色有机示范区为引领,将洪雅传统农耕文化、绿色有机文化要素渗透蕴育到农业产地、产业、产品各环节,推出集聚文化气息的有机农产品、创意农事表演等,提升农业文化品牌价值,拓展农业生产文化传承功能。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