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报评论员 王淼
7月21日下午,西安市教育局在其官方平台发文称,在当日举行的中招咨询会上,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违规炒作高考升学率、高考成绩排名。该局对高新第一中学违规炒作行为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取消其全年教育系统所有评优选先资格。(《华商报》)
近年来,教育部一再要求各地淡化乃至禁止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但每年的中高考成绩发布后,很多相关的信息都不胫而走,即使各有关学校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在考生及家长那里,也都几乎“路人皆知”了。
究其原因,因为升学率对于学生择校,还是那根关键的“指挥棒”,家长不能不关切。而对于学校而言,升学率越高,能吸引的生源也越好,各种优质社会资源也会竞相追随而来,因此学校不能不在意升学率。
与教育部淡化、禁止中高考成绩排名的要求相对的是,在网络上、社会上,各种版本的中学排行榜层出不穷。其中一份2018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对近10年来的各校出过的高考状元进行了排名,高居排行榜10强的学校,10年所出高考状元均在10人以上,最多者高达18人之多,充分显示了这些学校在当地的绝对“霸主”地位。
但反过来看,这些名校越是强大,越是证明当地基础教育严重不均衡。对于进入这些名校的学生而言,升学可以说有了保证,值得庆幸;但对于更多的没有条件进这些名校的学生而言,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升学更加困难,尤其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这种差距就更大。2015年发表在知名学术杂志《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上的一篇文提提出,随着大学含金量的不断升高,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孩子上“211”大学的比例是农村孩子的12倍,上“985”大学的比例则是14.5倍,到清华、北大两所顶尖大学时,城乡间的差距达到了惊人的43倍。
而要缩小名校、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缩小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的差距,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原因,绝非一件易事。但如果这种名校的“马太效应”不能打破,教育的公平就无从谈起。近年来,广州、杭州等地积极探索名校与普通校联合办学、成立教育集团等模式,北京、西安等地则探索大学区制,将学区内学校均列为均衡发展对象,采取软硬件同步推进等措施,对于缩小学校差距起到了一定的正效应。但是,在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的大背景下,这样一个均衡的实现,势必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再艰难、再长期,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都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西安市教育局严厉惩处违规炒作行为,打破了对于这一要求只是说说而已的局面,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我们也希望它能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个良好开端,让大家心中的名校情结一点一点地淡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