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互联网+政务服务”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高润喜
□本报记者 于保明 黄金星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特别是对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政府权力瘦身的“减法”换取行政效能提升的“加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记者就内蒙古“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相关问题专访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高润喜。
记者:“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动力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内蒙古是如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
高润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就以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提升服务为核心,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创新实践“互联网+”思维,开启了从“群众跑腿”到互联网“数据跑腿”的服务管理新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对自治区发展信息化、推动大数据产业寄予厚望,作出重要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布小林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张建民专门部署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或到现场进行调度解决问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自治区正在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网络应用环境,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促进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并且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牵头建设的全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自治区政府系统办公业务平台和国家电子政务内网自治区政府管理区域工作平台,自治区发改委牵头推进的全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承接“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人社”“互联网+农村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发力、联动运行,统筹推动全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协调发展,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记者: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内蒙古将如何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怎样才能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真正像“网购”一样方便?
高润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指向性、操作性较强,对于指导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将尽快予以转发并重点推动落实。所谓“一网、一门、一次”,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和群众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当前和今后,自治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
一是高起点打造网上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自治区本级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门户网站于去年12月25日上线运行,目前自治区本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正在积极与国家和盟市平台进行对接融合。计划今年年底前,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联动运行,2020年底前使政务服务实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区、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全区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体系。
当然,实现“一网通办”不仅是平台贯通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在推进以政务服务事项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延长网上办事链条,实现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等线上所办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力争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自治区本级35个部门、498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0%的目标任务。
二是高标准优化实体政务大厅功能,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自治区按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治区本级、盟市、旗县(市、区)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将垂直管理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加快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即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推行便民代办点向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延伸,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除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原因外,剩余事项全部进驻实体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并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全程留痕,切实做到让企业和群众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
三是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式管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按照李克强总理“六个一”的新要求和“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通过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并结合国家、自治区部署的全力以赴解决事关办事群众的40项堵点问题,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
近期,自治区还将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电子印章、信用体系、多级联审等五项制度,切实创新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更加注重企业和群众的办事质量,力争做到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总之,通过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自治区将切实解决审批多、评审多、手续多、证明多、程序多、耗时长、效率低等“五多一长一低”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集中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