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舆情:共享护士有待规范引导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引热议

2018-07-19 10:39:37 来源:人民网 

近期,以线上接单、线下提供医疗服务模式为主的“共享护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出现。随着“共享护士”的逐步升温,由其引发的诸多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舆论认为,对这种新兴业态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同时呼吁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共享护士”健康有序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引发热议,舆论认为应正确看待游戏本身,政府、游戏企业、社会、教育、个人应承担起各方应尽的责任,共同努力降低游戏成瘾危害。近期多家药企因环境污染问题被曝光,暴露出个别地区政府和企业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和不作为等问题,环保风暴的强度持续加大或将加速医药行业产业升级。

【医药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共享护士”问题频发有待规范引导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在一些“共享护士”平台,填写虚假个人信息和处方、药品资料也可预约护士,平台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就此国家卫健委表示,将结合各地探索开展“共享护士”的做法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

舆论观点:“共享护士”亟待制定相关规范

新华网表示,要想让“共享护士”在规范中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合力:在政策层面,“共享护士”亟待制定相关规范,平台方面也应健全管理,严格审核订单,加强对“共享护士”服务行为的监管。《海南日报》表示,相关部门的指导必须走在市场自主发展之前。《经济日报》表示,作为新生事物,“共享护士”平台尚待进一步规范。

网民对“共享护士”表示担忧,指出隐患问题,包括如何保障医生、患者的人身安全,用药安全,治疗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该如何应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等。也有部分网民认为,共享护士可以改善部分医护人员就业问题。

舆情点评: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共享护士”健康有序发展

“共享护士”在“共享经济”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共享护士”从积极的层面上来看,是满足大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有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也是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的新探索。但“共享护士”在给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乱收费、服务质量差、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提供上门服务时存在人身、用药、医疗等安全隐患,平台存在数据泄露、虚假信息等安全风险。舆论认为,对“共享护士”这种新兴业态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相关行为,完善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建设;相关平台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标准,加强审查医护人员资质,严格审核个人信息与处方、药品资料,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共享护士”健康有序发展。

世卫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引热议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6月19日起游戏成瘾正式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中,归为精神类疾病。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依据,只要无法控制的打电玩(强度、频率、时长等都要考虑在内),都可以被定义为游戏成瘾也就是精神病,而且最主要的是已经将游戏成瘾纳入了医疗体系。“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迅速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舆论观点:舆论多角度聚焦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部分媒体和家长对此举表示支持。《新京报》认为,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利大于弊,这也是对游戏成瘾者尤其是青少年负责的一种态度。

部分媒体和网民对此表示担忧,认为世卫组织把游戏成瘾列为“病”,是否会让“戒瘾”学校、电击疗法等做法再度兴盛,游戏产业再次被妖魔化,犯罪嫌疑人是否会以此为借口而逃避刑罚。《北京青年报》指出,政府和社会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慎重对待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应当严格遵循科学实践原则,对治疗方法进行合规评估,避免缺乏科学依据的治疗手段合法化,成为某些人牟取暴利、侵害他人权益的工具。

部分媒体和网民聚焦社会各界责任。《人民日报海外版》表示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不需要谈“游”色变。个人、游戏公司、政府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把瘾戒掉,使游戏成为生活的有益部分,而不是人生的毁灭者。网民认为,游戏企业、监管、医院和家庭应尽其责,共同努力破解难题。

还有部分网民对此提出诸多质疑,包括将“游戏障碍”“游戏成瘾”归为同一概念;只将“游戏成瘾”而非其他因素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游戏成瘾入“病”的界定标准等。另有部分网民斥责国内媒体曲解。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