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人大代表视察福建法院 见证高效执行

2018-07-01 22:35:45 来源:改革网  林秋燕 丁南

改革网泉州讯(记者林秋燕 丁南“当当当!人在吗?”紧闭的铁门在几分钟后打开,执行法警随即冲进房屋将失信被执行人扣下并押上执行车,整个执行过程不到10分钟。这是6月28日发生在福建石狮法院的见证执行行动,执行过程之快令视察的人大代表们拍手称赞。

6月26日至28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邀请部分全国和福建省人大代表,深入闽侯县人民法院、德化县人民法院、石狮市人民法院、晋江市人民法院和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执行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全面了解了福建法院执行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实招硬招推动部门联动

在石狮市,人大代表们及媒体记者分四个小组跟随法院执行人员前往执行现场,见证房屋场地腾空、扣押被执行人车辆、拘留被执行人及强制开启银行保管箱等执行情况。短短一个小时,成功拘传被执行人3人,扣押车辆4辆,开启银行保管箱3个,强制腾空一套220平方米的楼中楼。

“大部分拘留执行都会扑空。因为拘留需要法警出动,而失信被执行人经常与法院玩‘躲猫猫’,因此我们与公安合作,由基层民警负责提前了解‘老赖’运动轨迹,而我们及时突击,执行成功率就大大提升。” 石狮法院副院长颜良伙说,通过与公安部门等执行联动单位的协作,2016年6月以来,石狮法院累积查获车辆874辆,成效显著。

“开启保管箱是一个具有闽南特色的执行手段。银行保管箱目前还没有纳入网络执行查控系统,闽南地区华侨多、外出经商的也多,习惯将贵重物品存放在保管箱,另一个方面,闽南婚嫁习俗多有陪嫁或是珠宝,也多选择存放在保管箱。”据石狮法院执行庭副庭长洪彦伟介绍,将开启保险箱作为执法手段,倒逼“老赖们”履行还款义务,具有良好的震慑效果。

此外,石狮法院还尝试通过扣划公积金账户、查询社保信息、推动保险救助、开通失信彩铃等方式,多管齐下解决执行难。2016年以来,累积通过公积金、保单、保管箱查控500余万元财产。

“科技+阳光”推动高效执行

代表们在石狮法院了解到,由洪彦伟副庭长创建的“1234”快乐执行工作法,执行效果显著,其执行团队2016年以来共办结案件4263件,法定期限结案率100%。

早在2016年5月,石狮法院率先在全国建立县级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网络平台,24个职能部门参与,实现了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不仅是有部门网络协作,石狮法院更有一套自己的“专利”——“石狮法院执行信息化系统”。用智能代替人工,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自动发起查询,筛选反馈、自动冻结、流程节点自动回填,查控效率大大提升。同时系统还能实现执行过程的文书随案生成、执行信息批量告知、执行外勤笔录标准化、电子化等功能,真正让数据多跑路,执行人员少跑腿。

在石狮法院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以及现场执行服务中心,都设置了执行信息自主查询平台,当事人可实时查看每个案件的执行情况和动态,每一个执行案件都在阳光中进行。

通过此次现场见证执行,代表们近距离了解执行工作,切身感受执行法官的苦与乐、奋斗与追求,体会到了情与法的交融,也看到了法院“铁腕”执行的“柔情”之面。福建省人大代表缪亚扬说,“执行法官在案件归档上往往会花费很多时间,因此需要解绑一些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执行过程中既要有法律的尺度,也要有人性的温度,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有信度。”

[责任编辑:武艳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