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信用管理人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2018-05-29 11:02:17 来源:本网专稿 

——新时代中国特色信用理论和信用教育(分论坛一)部分嘉宾观点摘编


新时代中国特色信用理论和信用教育分论坛现场



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院长唐明琴:

“双学院制”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每个高校的定位不同,每所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定位也不同。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在专业定位上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办学模式也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以及教育模式的构建。目前走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的路径,也就是“3+1”模式,前三年按学科系统施教,最后一年和行业对接,通过校企班的形式,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就业愿景、职业愿景和市场的需求实习,参与学校与协会以及机构联合办的校企班。校企班上半年由行业根据就业意向实训,下半年进行就业培训,这样克服了人才培养与需求方面脱节的矛盾。

通过十多年的探索积累,我们提出了“双学院制”的方式,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校企联合”是师资和学科建设的探索,“双学院制”也将教学质量提升至新阶段。如今,行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如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大数据征信等,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新的知识引入教学,满足市场上跨界的综合性人才需求,这给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双学院制”对内是按照学科建设学校的机制,对外与产业结合,采取独立管理,经费运作服务于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人才具有怎样的能力,就在产业学院最后一年甚至延续到前三年的技术案例教学当中,这就是深度融合。

在科研方面,广东金融学院是应用型高校,科研离不开产业的支持,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资源的培养。一方面是培养自己的学生,另一方面是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多方发力,推动人才结构的提升,为信用管理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刘红霞:

实验+实训助力信用管理教育


在我国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定位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办学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天津商业大学近几年将实验和实训结合起来,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方面,包括征信与市场调查、信用评级、信用风险测定等相关课程,在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综合实验。在“实训”方面,我们和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组织暑期调研活动,打造品牌。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与信用专业教育理论的衔接方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到了比较好的阶段。相对来说,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是滞后的。从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技术与信用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看,目前本科专业教育里的相关课程体系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信用专业教育的师资培养规模结构优化方面,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信用管理的老师是否就是与信用管理和经济管理相关的老师,这个需要思考。在学校资源共享方面,师资共享还有一定的困难。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凯风:

注重培养“顶天立地”式学生


最近本人做的调研访问方向是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要求和定位以及如何培养要进行研究。培养的人才既能“顶天”研究写研报,也能“立地”做实物操作。需要把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践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是实验。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教育部安排近4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解决了实习模拟平台,保证了金融学设的所有专业课都有模拟实训环节。

第二是要“顶天”,就是做研究。我们专门设立了金融市场研究实训环节,第一大类是各类型数据库,第二大类是各类型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研究的能力和研究的平台。

第三是要“立地”,实习环节扎实推进。专业实习大三这个暑假马上要安排,大三暑假专业实习会贯穿这半个学期始终,每个周末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的训练,比如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大堂经理等拓展训练都涵盖在其中,从而让学生得到很多的训练。

第四是实践环节。支持学生、鼓励老师带学生做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一年400多名本科生基本都可以得到锻炼。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主任叶谦:

培养复合型信用人才至关重要


本人认为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定位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是信用信息类,第二是金融风险信用管理类。这两个领域对知识要求是不一样的,信息类多指征信,金融风险信用管理类则多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金融是很特殊的行业,监管和一般企业不同,有监管、有规则,但是在法律方面并没有设置课程。由此想到,国外有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的必修课,但是在国内高校里面开设比较少。现在,我们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

信用建设从2002年开始已经历经17年,从教材看仍然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到底是定位于银行的信用管理还是企业的信用管理,无法提炼成统一的分析框架,这就限制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借鉴过去的方式,也要融合建立起新的逻辑框架,信用管理和信用领域架构才会清晰。

对于信用管理人才发展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信用管理专业是大有前途的,但是如何让别人信服,现在研究生的层次里没有信用专业,这严重制约了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副院长贺晗:

培养真正具有信用管理技术的人才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是重庆市应用型转型的试点高校,从学校和专业以及课程整体转型,目标是培养服务于重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信用管理类人才。

关于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了信用管理专业学生到底去了哪些企业和哪些政府机构,发现信用管理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去信用管理岗位,大部分就业于银行。经过调查,我们提出两个问题,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具有信用管理相关的技术、是否真的是信用管理岗位所需要的人才。

现在,我们和重庆地区国有控股第三方评级机构(华龙)共建信用管理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分成不同的模式,实验、实训、实习、实创等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以项目为依托,让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同时,解决老师应用型科研相对较弱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真正了解从事信用管理相关的岗位,到底需要哪方面的能力,应该做什么事情。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二级教授蔡则祥:

回归信用本原强化道德信用教育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信用理论和信用教育背景下,新时代的信用特色就是复兴弘扬中国传统优秀信用。

当前中国最缺的信用是传统的道德信用,信用的概念是多方面、多维度的,涉及道德、宗教、法律、经济等多个层面。我们现在讲的主要是经济层面,但归根结底还是道德情操问题、品格问题。当前中国失信问题表现在金融、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多方面,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人认为是道德问题。

当前开展信用教育,第一是要回归信用本原,重塑道德信用,现在的失信就是缺德,诚实守信、履行契约是信用的表现形式。当务之急是强化道德教育,重塑道德信用,端正初心。

第二在宣传方面,微观层面上是家庭教育层面,学校教育应该加强传统教育,一般高校应将诚信教育作为必修课,金融类各更专业要加强信用教育。

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副院长史福厚:

设立实习基地群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基础、专业、职业为导向,以这三个门类的课程为基础架构起来的课程体系。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把广东金融学院设定为信用文化进校园试点,每个学校都搞信用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咨询杯大赛、财务报表大赛、挑战杯比赛,以及课题、案例、论文大赛等。这些比赛有时比上一两门课效果更好,课堂教学和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成效显著。

双学院、双基地对夯实职业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前校企班一年开设一个专业,今年开设信用管理专业、明年开设信用担保专业、后年开设商业保理专业。现在双学院、双基地的落实,在校外设立实习基地群,进一步夯实了“3+1”模式。

围绕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我有几方面的想法:

第一方面,人才培养和社会认知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家长、社会仍然对信用管理的认识停留在道德层面,仅仅认为就是一种诚信教育,社会认知对信用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第二方面,专业办理过程中关于突出信用管理特色与拓宽专业方向之间的矛盾。现在为了突出信用管理专业,专业设置非常细,从专业课来看,为了体现金融特征,除了必要的经济学、金融学等对应一系列的课程,甚至把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等课题开设进来,确实突出了专业特征。但是如果过分突出信用管理专业特色,学生未来在专业宽度方面是不是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第三方面,信用管理专业的师资和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等方面能不能跟上。如今,新技术频出,区块链在信用管理、大数据挖掘中,如何让互联网运用到信用管理中,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文静:

“四对接”培养受市场欢迎的信用人才

培养人才,第一,要与市场对接。设置信用专业要与市场对接,国家政策是什么?国家需要培养什么人?新开设专业要与市场对接。如果脱离了市场,有进口没出口,人才最终是没用的。

第二,要与行业对接。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下,在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个维度信用建设过程中,我们学校的专业课程划归到商务诚信领域中,所以要和行业对接,专业的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要有标准,但是特色不能丢。

第三,要与企业对接。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以要和企业对接,了解企业需要哪些知识储备和能力,如果学生就业之后,企业简单的操作都不会,企业的成本又要增加,因此要从课程设置上和企业对接。

第四,要与岗位对接。比如,在大数据岗位,就需要学生具备数据抓取等计算机能力,要依据岗位需要设置课程。学生就业受企业和市场欢迎是最关键的。(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供图)


(本组文字由中国改革报记者 吴限 辑,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改革报记者 韩乾 摄)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