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措并举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8-04-25 20:20:00 来源:本网专稿 

工信部表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中高端供给能力;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培育高端绿色消费带动供给质量提升;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

□中国改革报记者 王岩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4月25日,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陈因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升级的适应性,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

“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中育新。稳的基础牢固,进的步伐稳健,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质量效益结构稳步提升。”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新闻发言人黄利斌如此概括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他同时指出,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持稳中向好的形势仍然需要付出艰巨努力。

“稳”在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与去年同期持平。

“进”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快。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今年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的任务分解落实,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加快启动,像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的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稳步推进。去产能成效继续巩固,一季度钢铁行业的产能综合利用率恢复到80%左右的合理区间。

“新”在新动能加快培育成长。一季度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9.6%,快于整体工业增速2.8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延续回暖态势、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质量效益结构同步提升的良好开局。”黄利斌同时表示,目前各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存在差异,国际贸易发展仍然失衡,地缘政治风险此起彼伏,加大了当前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产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突破,企业生产经营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存在的一些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外部环境冲击交织叠加,加大了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难度。“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冷静观察,及时研判,沉着应对,争取主动,努力保持稳中向好的势头。”

来一场中国制造品质革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陈因表示,将通过四大措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中高端供给能力。统筹推进“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实施新材料产业“折子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动能。

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在已开展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的基础上,2018年起在原材料行业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以培育高端绿色消费带动供给质量提升。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制定发布信息消费发展指南,深化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创建,推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区块链等热点产品及服务创新研发。

营造有利于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新技术新业态采取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围绕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方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创新和完善制度环境。

提振工业投资

对于当前我国工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的现象,黄利斌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具有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原因。

“总体来看,当前工业投资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投资的结构在不断地优化,新动能和转型升级投资活跃。”黄利斌表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工业转型升级仍然需要有适度的投资强度。下一步将多措并举,稳定工业投资,促进工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一是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重大工程,研究制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指导性文件,滚动编制《工业技术改造导向计划》,继续推动产融对接合作,支持重大项目的技术改造。

二是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补短板力度,着力引导社会投资更多的投向工业,有效推动制造业投资结构的优化。

三是激发制造业领域的民间投资活力,推动落实《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各种障碍,形成有利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修改《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立完善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