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 中原“油城”变身化工产业“新航母”

2018-04-25 14:35:51 来源:本网专稿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濮阳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达到247家,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

□中国改革报记者 谷亚光

从中原“油城”到化工产业集群“新航母”,河南濮阳市跨越十年艰辛,化工产业成了濮阳新名片。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84万人,该市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围绕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化工产业逐步成为该市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脊梁。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殆尽,濮阳市2011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该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油地合作、民生改善”的转型思路,以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保障改善民生、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实现了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带转型,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发展量质并进

接替产业不断壮大

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濮阳市GDP总量1443.75亿元,是2007年的2.8倍、年均增速10.8%,占全省总量的3.6%,较2007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2亿元,是2007年的2.9倍、年均增速11.2%,居全省第16位。固定资产投资1523.3亿元,同比增长16.7%,位居全省第5位,是2007年的7.3倍、年均增速2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7年的14.8:64.3:20.9调整到2016年的11.2∶55.9∶32.9。十年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十年来,濮阳市持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油气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年下降,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逐步形成,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16年,濮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31家,比2007年增加了502家,实现总产值3818.17亿元,是2007年的4.6倍;油气开采业产值101.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7年的26%下降到了2016年的3%。在中原大化50万吨煤制甲醇、中原乙烯6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一批龙头项目的带动下,化工产业正快速向产业链下游、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发展。通过努力,化工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达到247家,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

同时,通过实施富士康正一特殊材料产业园、龙都生物聚乳酸、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森源重工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发展壮大了新材料、能源装备、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接续替代产业,目前,惠成电子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封装材料供应商,蔚林化工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橡胶助剂生产基地,沃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技术与产能全国领先。

濮阳市市长宋殿宇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濮阳市树立大农业观,重视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着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生产—加工—消费”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了正大百万头生猪养殖加工、豫粮濮阳粮食产业园、林纸林板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与此同时,濮阳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度开发濮阳杂技文化资源,建设了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东北庄原生态杂技文化园区,形成了演艺培训、旅游体验、衍生品开发的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商贸服务业。打造核心商圈,特色商业区累计入驻企业575家,汇聚知名品牌580个,形成了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服务业集群。发展电子商务。濮阳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列为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017年,全市电商企业交易额360亿元,增长30%。

毫不夸张地说,濮阳市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经济转型基础不断夯实。2016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43.76亿元,是2007年3.9亿元的11.2倍,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市、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