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转型发展纪实

2018-04-08 10:44:39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抓民生、从容写就民生幸福答卷,强管理、增强企业内生动力。这个局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技能帮扶、典型引领、倾情服务等便民措施,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企业转型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抓民生从容写就民生幸福答卷

技能帮扶——筑牢职工幸福基础。为了增加百姓的造血功能,林业局“高起点谋划、战略性推进、科学化布局”,按照“一场一品牌、一场一特色”的工作要求,年初向七个管护区注入30万元创业基金,助推各管护区扩大自我造血能力。引进了北京中天康达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和大兴安岭北极五味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中草药种植加工项目,以合作社经营的方式,重点打造三个北药种植基地,种植赤芍、桔梗、黄芪、板蓝根共311公顷,职工自愿组合林下经济合作社18个,培育出了十八站资源管护区综合养殖基地、中心苗圃蓝莓、苗木等种养殖和北药生产基地共18处。百姓增收致富工程和林下经济发展撑起十八站林业局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为使创业基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林业局按照职工需求,先后举办了电子商务、旅游和北药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班,200余名职工参加了培训,对已成规模的养殖基地进行上门服务30余次。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帮扶等措施为百姓解忧、破难题,全局共有195名科级干部,24个部门分别与215户困难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自2016年以来累计为全局119户职工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资金8万元,为115户口困难职工发放专项帮扶资金16万元,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110件次。为帮扶户提供各种物资价值400多万元,确立帮扶项目65个,提供致富信息300条,进行技术指导100余次。

典型引领——激活职工创业热情。十八站局在不断帮助有致富意愿的职工寻找致富项目的同时,注重发挥致富示范户引领作用,带动职工做强致富产业。在蜜蜂养殖大户于鹏的带动下,全局蜜蜂养殖规模发展到18户,使蜜蜂养殖成为职工创业增收的项目之一。为了解决创业户资金不足的问题,林业局投入7200.00元为蜜蜂养殖户制作80套蜂箱,出资10115.00元为困难职工购买100只鸡雏,搭建了总面积25平方米的鸡舍2座,解决了职工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倾情服务—打牢民生基础。“近群众、闻诉求、听民意、干服务”是作好民生工作最有效的载体。过去每年林业局的上访案件90%以上都是涉及到劳动纠纷,原因是多数业务人员对业务熟悉程度不够,面对这一现状,林业局采取业务理论学习与管理服务相结合,人员素质提高与工作程序相结合,奖惩制度与年终奖金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每日一题、每月一练、每季一考”和“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活动。从规范管理制度、规范收费标准、规范服务措施的“三规范”入手,简化办事程序,形成了“平台到基层、联系到职工、服务到人头”的工作格局。提出了“热情、诚信、创新、卓越”的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平台。以“远距离监管、零距离服务”为工作原则,坚持把营造“服务高地、成本凹地、投资福地”作为工作重点,全力实施“六项服务”,即主动为职工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延时服务、网上服务、帮扶服务。各服务窗口部门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申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快速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对前来咨询、办事的做到政策咨询“一口清”、解答问题“一次明”、审查材料“一次成”。通过网络监管、信息反馈、专项整治、执行力评估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实事170件,提出各类整改建议和措施35条,整改作风不实等问题45件,职工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城乡一体化建设——让百姓平安无事。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林业局大力推进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布控治安防控网络,采取日常巡逻和集中巡逻、步巡和车巡相结合,打防控并举等方式。对行业场所、特种行业、网吧、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点排查,年初以来,共组织开展12次夜间集中统一清查整治行动,出动警力100余人次,清查行业场所100余家,出租房屋50余家,排查外来人员20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交通秩序是民生安全问题的重点一环。林业局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在电视台开设了“老叶话警事”栏目。先后开展了“三超一疲劳”、“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酒驾、毒驾、超速、超载、超员等严重违法行为。在交通管理上,合理设置执勤岗点,在中小学上学放学重点路段,设置护学岗;在人员车辆集中的街道增加执勤力;在重点易发事故段增设警示牌。年初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余起,查扣无牌无证汽车3台,查获无证驾驶3起,查获酒后驾车2起。交通环境的整治正在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减压阀”。

强管理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突出核心职能,守住生态安全红线,保住林业职工的“金饭碗”。以落实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文明十三五规划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森林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重点工作,抓住十八站呼玛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管理的契机,加快完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规章制度、行政立法等基础工作,巩固生态资源保护成果。以实施管护区、中心护站、家庭管护站三级管护机制为抓手,逐步完善全局管护网络,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管护覆盖面。通过对生产辅助单位转制、人员转岗,进一步充实管护队伍,强化管护力量。在抓好常规火源管理、扑火队伍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让无人机在日常巡护、林火预警扑救上发挥作用。全面落实生产作业合同制、生产人员实名制、生产任务公示制、局场两级验收制、全员培训制,提高森林抚育质量和营林队伍管理水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研究国家碳汇政策,理解和把握发展森林碳汇内涵,拓宽碳汇经营范畴。

创新管理思维,增强内生动力,守住企业自我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企业人事编制、费用支出、公务用车等各环节,压缩支出、管住成本。重点围绕差旅费、办公经费入手,大力压缩可控支出,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管住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在“广开财源”上下真功夫。向各管护区分别注入30万元自主创业基金,按照“一场一品牌、一场一特色”的要求,力争在食用菌养植加工、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等项目上有新起色;依托十八站林业局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矿业,着力培育“水产业”。力争把“水优势”转化为“水经济”、“水效益”。利用好十八驿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龙栈马场、萨吉满盛山、驿园博物馆、依沙溪河自驾游宿营地等旅游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打造具有十八站特色的林下经济品牌,力争通过品牌拉动,在新兴产业上带动职工全员参与创业增收。

兜住民生“底线”,注重民生质量,真正为驿站职工群众办实事。以创建文明和谐驿站为目标,把实施民生工程与文明城镇建设统一规划,与创建旅游名镇统一部署。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加大局址九条主要道路及周边居民区环境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力度,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出城口旅游景观服务点建设,完成街道指示牌安装,为自驾游客提供方便,提升驿站形象,拉动本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进一步完善职工名册、在岗人员、劳动合同签订人员、参险人员、工资支付人员“五统一”制度。

目前,这个局将以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力、再创新成就为动力,全面推动全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正在全力把十八站打造成为幸福秀美的新驿站。(于化民张清林)


[责任编辑:曹玉静]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