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何子蕊
全国两会还在进行中,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行动早已在巴蜀大地展开。
3月16日,一场旨在深入践行乡村振兴大战略的研讨会——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市郫都区举行,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郫都战旗村重要指示精神,郫都区已在全区全面吹响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集结号。
据悉,这场率全省之先举行的关于加快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研讨会,是继该区筹建全省首个乡村干部人才培训学院,确定全区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行动计划,出台并启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案》,确定实现“五大目标”、实施“六大工程”、开展“四大行动”、下达推动乡村振兴“三固化、四包干”实施意见等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介绍,此次研讨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成都“全面落实年”要求,以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为主题展开,旨在通过研讨乡村振兴与动能转换、郫都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如何培育乡村振兴市场动力等课题,向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借智借力,着力完善乡村振兴各类干部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智库机构,加快推进郫都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支招
郫都区是成都平原核心地带,肩负着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责任使命。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郫都区视察,对郫都区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走在前列,起示范作用的殷切希望要求,为郫都区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注入了永续动力。
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怎么建?长期从事“三农”问题政策和理论研究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在研讨会作了《围绕人、地、钱加大制度性供给》主题发言,他认为要真正做到乡村振兴,核心是要改革创新,特别是要围绕人、地、钱三个要素,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尤其要重视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在做主题发言时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世纪以来,党的三农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措施的集成和深化,是对三农工作方法的再认识、三农发展道路的再探索、三农发展领域和内容的再拓展,杜志雄认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实现动能转换。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农业组副组长杨新元建议,郫都区乡村振兴战略应所有村同步高质量发展,把全区建成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他认为,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推进乡村建设,发挥已有的传承和基础,围绕一张蓝图绘到底,因此他建议要在农民主体性上下功夫,在目标制定、规划确定时应充分听取和采纳农民这个主体的意见,乡村振兴方案应该由农民来参与,乡村振兴的成果也让本地农民充分的享受。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则对郫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建议。郫都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负责人——“陌上花开”董事长邓申伟提出了项目振兴要加大发挥好企业作用等的建议。
产业大项目集聚助力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在此次专家学者研讨会之前,郫都区按照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思路,郫都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投资促进工作早已展开,力争通过借力项目发展,推进示范区建设,如今已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该区已经引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达到80亿元。其中,“陌上花开”生态农业综合示范项目投资达50亿元,着力打造集“都市文旅、观光农业、音乐公园、农业博览、花卉园艺、家庭农庄”为一体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新标杆。“天府•稻田四季”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33.8亿元,突出“全域景观化景区化、农业旅游新业态”理念,规划建设体现自流灌溉、水旱轮作、川西林盘特色和宜业宜游宜居的“天府•稻田四季”田园综合体,打造集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此外,德国班纳利种业(成都)国际花卉繁育创新展示基地项目、世外田园•水隐桑田项目等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均已深度参与到该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之中。
集结号吹响系统推进
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据介绍,目前,郫都区在一系列重大政策制度建立基础上,已形成了每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机制,每周通报工作推进情况,确定工作任务,研究解决问题举措。
下一步,郫都区将按照“多规合一、成片连线”思路,启动AAAA级景区创建,联动推进唐昌、三道堰、安德、友爱等农村区域发展,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休闲体验、乡村旅游等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生态圈。
将大力培育发展集体经济,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等17 项国家省市试点改革,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新模式。此外,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利用京东云创、“人人耘”等服务平台,做强“天府水源地”区域品牌,持续擦亮都江堰精华灌区高效精致农业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