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何广丙
进入新时代,怎样的政务服务才能让广大企业和群众有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大的获得感?成都高新区用一张清单给出答案。
3月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获悉,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添活力, 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成都高新区通过门户网站对外公布了“仅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事项清单,涉及经济运行、税务、基层治理、社会事业等687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其中“审批不见面”事项50项,总量占到群众性服务事项的87.1%,成都高新区的“放管服”改革跑出了为民服务的全新加速度。
政务服务再提速“仅跑一次”成常态
“人在办公室动一动鼠标,就能办理好相关的行政审批手续,真是太方便了。”仔细阅读了成都高新区公布的“仅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清单后,创业者谢先生十分高兴。他说,以前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要排队办理,24小时候才能知道结果,现在只需网上递交相关材料,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就能拿到核准通知书,高效快速。
在成都高新区,上述“审批不见面”和“仅跑一次”情况将成为常态。记者了解到,在群众或企业提供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政府部门将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整合政务资源、融合线上线下、快递送件等方式,实现单一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全过程“仅跑一次”或“审批不见面”。事项受理成功后,将通过网上全程通办、网上办理+快递取件、窗口办理+快递取件、网上办理+窗口核验并取件等方式,实现“仅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
部门资源整合 协同办理提速增效
为切实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真正实现“仅跑一次”,成都高新区打通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推进部门协同办理,大力精简办事申请材料,采取承诺转即办、优化流程、内部联办、现勘现结、网上受理、上门(代办)服务、快递服务等方式办理事项。
“针对材料准备不充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只要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向工作人员做出后补承诺,照样可以先办理,通过预审的办法解决类似难题。”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申请人将材料递交到窗口,材料便开始在内部流转,工作人员会做好部门间的衔接、沟通、资料流转等工作,通过内部联办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申请人不必反复取送。
比如,申请人在办理施工图文件审查时,不用在消防、环保、抗震等多个部门来回跑,而是统一报送、统一受理,通过审查后统一颁发设计审查批准书。通过再造审批流程,由原来的10天法定办结时限到承诺5天办结,在进行流程再优化后将最终实现即来即办。
不见面最简便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部门实现“仅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再进一步,将于下阶段公布街道和乡镇的“仅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事项清单,涵盖民政救助、就业服务、城乡居民医疗养老服务等领域和事项。
上述清单公布后,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时,市民、企业办事均可就近在街道和乡镇实现“仅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同时,通过快递送达、社区或乡镇工作人员上门(代办)服务等方式,一些便民事项还能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办理。
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网上办、不见面、最简便”为改革方向,力求创新政府审批服务方式、简化事项办理流程、提升优质服务效率,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时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用最少的时间,获得高效、规范、便捷、满意的服务。下一步,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推动各个部门优化和深化服务流程,将更多事项纳入“仅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范围。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2月28日,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159813户(不含省、市局登记),资金总额12339.54亿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环境,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助力成都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