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4日,遂宁举行了第二届军民融合科技成果项目及发明专利暨项目签约仪式,遂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9个科技项目,通过“军转民、民参军”的方式,实现合作共赢。在签约现场,主办方还发布了88个“军转民”项目和60个新技术发明专利。
作为全省军民融合的重要成果转化基地,遂宁于2015年4月搭建起高新科技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3年来,公共服务平台在军民融合服务方面成效显著,持续推动遂宁市民营企业“参军”。去年,遂宁又成功搭建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遂宁工作站。
111名专家教授为企业服务
“针对人造云母块颗粒料与片状云母料不能分离的问题,专家们通过实验和分析,用新技术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问题。仅此1项,每10吨可节省4000元,企业每年可直接产生经济收益150万元。”自去年7月实施“高校•企业创新人才团队支持计划”以来, 四川雷得云母有限公司得到了专家团队的科研服务,总经理杨梁栋正在筹划2018年加大合作力度。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中医药高等高校与遂宁16家企业“牵手”后,便瞄准企业发展难题出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据遂宁明川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成华介绍,专家团队共11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达19人。每个专家团队平均上门服务时间超过5天,个别团队服务时间达14天,个别团队与企业对接了5个项目。
随着专家们频频进车间、做实验、搞研发,令人振奋的消息也传开:立泰电子与任万春教授团队合作申报了3项专利,其中一项专利能减少能耗和降低产品的报废率,每年实现新增产值700万元以上;英创力电子与陈梦君教授团队签约后,其PCB板钻孔产生的粉末,经专家们努力,提取出金、铜、锡等有色金属,可为企业创收500万元以上。目前,签约企业中已有28个项目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机制新、保障实、管理强、服务好的校企合作模式诞生,推动遂宁企业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更多创新团队、创新人才被引进,破解企业技术难题,研发创新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