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医改排头兵 加快推进“健康四川”

2018-01-18 21:01:57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记者 李凌晨

1月18日,2018年四川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对2017年四川省卫生计生事业各项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四川省卫计委主任沈骥介绍了过去五年来四川省医疗改革所取得成绩。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力对会议召开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对做好今年医疗卫生和健康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在考察调研卫计委工作时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计生工作作出部署。

医改涉及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安定。近年来,四川省在推进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过程中,主动作为,始终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改革出发点和首要任务,深化医改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国医改探出了“四川模式”,始终保持在改革创新发展排头兵地位。

2013年四川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区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014年10月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全国第一个全域实施分级诊疗的人口大省;2016年四川省被列入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五位一体”药械集中采购新机制;健康扶贫首战告捷,全省625万贫困人口全覆盖得到特别强化的和特殊优惠的医疗卫生保障;2017年创新建立医疗“三监管”综合监督管理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传染病发病率持续5年低于全国平均值;率先在全国7个血吸虫病传播重流行省中以省为单位实现传播阻断。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以“两抓四管六结合”模式取得显著效果,并向藏区全面推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发病数和死亡数连续7年低于全国平均值;中医药强省建设呈现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齐头并进新态势。

深化医改让百姓得利

近年来,四川深化医改持续发力,一是分级诊疗制度不断推进。落实基层首诊,加快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积极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指南,丰富签约服务内涵,推进电子化签约。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县(区)医疗机构门(急)诊疗量同比增长5.28%。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构建医联体747个,覆盖2603个医疗机构。开展急慢分治试点,探索慢病管理四川模式。

二是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巩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成果,下达省级补助资金2.64亿元。调整省管公立医院18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理顺比价关系。绵阳、泸州、宜宾、南充4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南充市、新津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初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异地住院联网即时结算。

四是药械供应保障不断完善。实施“五位一体”药械集中采购监管。全面完成新一轮药品集中分类采购,药品价格同比下降10.59%。高值医用耗材挂网平均价同比下降9.35%,与陕西等10省建立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实现数据共建共享。率先完成二类疫苗全品种挂网采购,实现体外诊断试剂6.83万个产品挂网阳光采购。

五是综合监管成效显现。落实公立医院上划一级监管任务,建成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监管信息平台,对3大类26个核心指标进行动态监测、风险分析和分级预警。


在健康扶贫方面,四川全面推进“五大行动”,累计减免(补助)贫困患者各类费用10.77亿元,集中救治重大疾病患者46.6万人次,完成贫困人口健康体检300万人。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88个贫困县远程诊疗服务实现全覆盖,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97.98%,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9.27%。27个生育秩序整治重点县政策外多孩率同比下降5.33个百分点。深入实施民族卫生十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三个行动”,统筹推进省内对口帮扶,派出对口支援医务人员3000余人次,诊疗惠及群众18万余人次。

加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战略部署,更加重视卫生计生工作。先后出台了《“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意见》,会同27个部门制定《健康四川十三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系列配套文件,搭建起健康四川“1+N”省级层面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近年来,四川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先后就贫困患病人口精准扶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等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作出战略部署;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又对健康四川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把卫生与健康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推进,健康四川建设上升为重大战略,从大健康角度做好卫生工作逐步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健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四川省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出台了《四川省卫生计生高层次人才建设实施意见》、《改革全科医生培训与使用机制实施意见》和《深度贫困地区卫生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据统计,四川全省卫生计生人员总量达69.55万人。2017全年住院医师、专科医师、护士、药师等规范化培训招收1.1万余人,组织5000名基层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规模居全国前茅。在2015年首创设立首席专家、领军人才评选的基础上,2017年创新设立临床技能名师评选项目,形成“8+3”行业人才评价和荣誉制度。

全面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会同7部门出台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创新创业和多机构执业的实施意见,全国首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落地四川。在川医疗机构中首次2名专家入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其中省医科院·省人民医院杨正林教授入围中国科学院第二轮院士候选人。2017年魏于全院士团队融资16亿,成立10家公司,与企业合作研发50个一类新药,后续将带动100亿的投入。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中,中央在川医疗机构排头兵地位进一步巩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四年位居第一,省医科院·省人民医院等省级龙头医疗机构排位不断跟进。完善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互联网+健康医疗创新发展纵深推进。委直属单位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招才引智”计划取得明显进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聘用的德国A.T.Teichmann教授入选2016年四川千人计划。舆论宣传引导有力有效,全省网络正面舆论占比达95%以上。举办第六季“健康相伴幸福同行”文化巡演,创作“李伯清话健康”散打评书和绵竹年画健康66条等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