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万多贫困户共享“阳光收益”

2018-01-15 02:20:36 来源:本网专稿 

111日下午,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员工来到梓溪村贫困户苏立谅家,查看供电线路和光伏发电情况。这是该村自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实施以来,供电员工每周都要例行的巡视。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丁南

林丽平 陈金华

“目前光伏扶贫已覆盖全县86.8%的贫困(空壳)村和65%的贫困户,年发电收益达到733.91万元,全县8402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总数的98.6%。”在日前举行的国网福建电力“服务光伏发电•助力脱贫致富”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大田县人民政府县长林金龙表示,近年来,大田县把发展光伏扶贫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和重要手段,形成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共赢局面。

1月11日,记者走进大田县吴山镇梓溪村,只见一条千米光伏发电长廊沿河而建,宝蓝色的光伏板在冬日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吴山镇党委书记黄永强说,这个集光伏发电、休闲旅游、特色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光伏扶贫产业园,正给一个个贫困家庭带来长期稳定可观的“阳光收益”。

在位于梓溪村31号的省标贫困户苏立谅家,大厅墙壁上贴着一张国家电网的《服务光伏发电联系卡》,卡上清清楚楚地填写着:“2017年上网电量7846kw,补贴金额4604元,售电金额3085元,合计收入7689元。”

2016年,苏立谅在电力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帮扶下,由国家贴息贷款5万元,在自家屋顶建设了6.25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加上其他收入,这个曾经贫困的4口之家,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0521元,成功实现脱贫。

据梓溪村党支部书记林芳梓介绍,梓溪村的光伏扶贫项目于2016年10月25日建成并网发电,容量500千瓦,年发电量约57万千瓦时。原本村财年年为零的空壳村,如今仅光伏发电一项,就给村里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2017年,梓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2245元,提高到11930元,全部脱贫摘帽。

作为大田县首个光伏扶贫示范点,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梓溪村为大田县的精准扶贫工作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各方共赢的新路子。在大田县武陵乡大石村,一条利用防洪堤建成的2.6公里光伏长廊,已成为融入乡村旅游项目的绿色休闲长廊。武陵乡党委书记廖正楼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1200万元的光伏扶贫项目,规模达1500KW,每年可产生效益约191.7万元,每年可为全乡133户425人贫困户增收约0.75万元,乡财政每年也可增收约37.4万元。

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傅维元说,2016年大田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光伏产业扶贫项目,探索光伏产业扶贫机制。截至2017年12月,已有59个贫困村引入光伏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1923户贫困户,年发电量可达1746万千瓦时。

记者了解到,光伏扶贫工程是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据测算,光伏扶贫用户运行二十年,六年半可收回成本,还有十三年半为贫困村(户)带来纯收益,增强“造血”功能。

自“十三五”以来,福建省在具有光伏建设条件的重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实施和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借光”脱贫,也带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井喷式增长。截至2017年12月底,国网福建电力累计受理分布式光伏并网申请项目11729个,总容量为142.16万千瓦,其中2017年新增受理并网申请项目9493个、容量98.81万千瓦,项目数量和容量分别较2016年同比增长564.31%和288.6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咸宜表示,国网福建电力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和运行服务,为光伏扶贫项目提供高效便捷的接入上网条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的力量。

在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文定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33人,村财“零收入”的村两委“压力山大”。2017年6月,文定村12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按照每度电0.98元的价格出售给国家电网,每年可为村里带来15万元的收益。

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文峰村也是一个市级贫困村,为了扭转长期以来“零村财”的局面,漳州市发改委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陈港松巧借“外力”引进光伏项目。2017年3月,文峰村装机容量50千瓦的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每年可给村财带来约5万元的收入。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赖国书说,国网福建电力在服务光伏扶贫项目的工作中,积极为光伏扶贫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了所有光伏扶贫项目早立项、早建设、早并网、早收益。自2015年下半年受理全省首个光伏扶贫项目并网申请以来,截至2017年12月底,国网福建电力累计受理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2058个、容量5.87万千瓦,其中已并网发电项目1857个、容量5.11万千瓦,累计发电量约3700万千瓦时,2万多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武艳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