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们如何进一步提高文化阅读品质?

2018-01-09 15:45: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拥抱高品质文化阅读

《阿拉伯的劳伦斯》,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楠最近在看的一本书。虽然工作繁忙,他还是见缝插针挤时间,每天阅读几页。他说:“高质量的文化阅读带来打开眼界的可能性,让我能够找到自己。”

刚刚过去的2017年,文化阅读领域热点纷呈。《朗读者》《白鹿原》等文化综艺节目和影视剧热播、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中共十九大报告及学习辅导读物热销……高品质文化阅读正更加广泛地进入人们日常生活。

那么,什么样的精神文化产品称得上高品质?2018年,我们如何进一步提高文化阅读品质?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

文化阅读新趋势

形式更活品质更优

文化阅读,指与阅读有关的文化现象,包括书籍、文化类影视剧、电视节目等。梳理2017年中国文化阅读领域的诸多事件,其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在推广全民阅读方面推出“大礼包”。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上海“快闪书店”、深圳读书月、合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大城市火热开展。为这些活动提供支撑的,是相关政策的接连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的通过和施行,更加明确了政府、图书馆等机构在服务全民阅读、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职责。

“政府等相关机构现在愿意为全民阅读买单,促进了全民阅读环境的形成。”中文在线教育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杜嘉,负责接洽图书资源的政府购买工作,他认为,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是2017年公共文化领域最重要的变化。

其次,时代在变,阅读载体和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在变。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电子阅读应用层出不穷,还与社交场景紧密结合,形成线上的“读书会”“书友群”。“忙时读屏,闲时读书”正在成为很多人的阅读常态。

阅读载体变化,也导致了内容付费经济发展壮大。2017年9月,一名北京大学教授网络课程价值3000万元的消息刷屏朋友圈。随着“喜马拉雅FM”“分答”“知乎live”“得到”等内容付费平台不断涌现,内容付费领域从最初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向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知识付费成为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并推动着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

第三,文化节目、文化类影视剧成为人们文化阅读新渠道。从《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成为全民游戏,到《朗读者》里的经典美文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再到近期热播的《国家宝藏》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许多网友表示,“如今看节目也能学到好多知识”。“附庸风雅总比附庸恶俗和丑陋好,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会变成真风雅,探究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徐楠说。

同时,《芳华》《白鹿原》等影视剧热播热映,同样带动了原著的热销。徐楠认为,这些影视剧创新之处在于,本着对历史和现实负责的态度进行创作,并未一味地歌颂或谴责,而是创造机会、条件,让人们去面对真实,做出自己的评判。

“这些文化阅读的火爆,反映出公众对文化鉴赏和审美是有追求的,也体现出当下社会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徐楠认为,大众对文化有潜在兴趣,但目前很多专业内容难以普及,如果能在作品形式和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做到好玩、有趣,是能够扩大受众面的。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